2007年廣東省“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報名工作即將展開。記者獲悉,2007年,農村師資教育碩士生推薦計劃數為180人,比去年150人增加了20%。同時最新規定,符合《高等學校畢業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資助暫行辦法》條件要求的農村師資教育碩士生,3年后其本科在讀期間的國家助學貸款本金及其全部償還之前產生的利息由國家代為償還。
前三年任教后兩年學習
據了解,2007年廣東省為農村學校培養教育碩士師資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的高等學校有華南師范大學、華南農業大學、中山大學和暨南大學,推薦免試計劃數為180人。培養這些師資的學校為華南師范大學和廣州大學。
根據規定,培養對象將至少在扶貧縣服務五年,頭三年到簽約的農村學校任教,第四年到培養學校脫產學習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第五年回到任教學校邊工作、邊學習,撰寫學位論文。規定服務期結束后,鼓勵其繼續在農村學校任教。
學生要求是政治思想素質好,熱愛教育工作;獲得學士學位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志愿到農村學校任教,且服從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安排。同等條件下,師范類專業畢業生優先。培養學校根據推薦學校的推薦,通過復試(含面試)方式確定農村師資教育碩士生入學資格,獲入學資格的考生參加全國統一的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等學校招生辦公室審核,簽署意見,確認接收。不符合培養條件的,可不予接收。
免還國家助學貸款
培養經費由培養學校主管部門按照教育部下達的研究生招生國家計劃安排。農村師資教育碩士生在學習期間免繳學費,住宿費等費用按照在校研究生繳費辦法執行;按照在職教師脫產學習的規定,帶薪并享受相關待遇。往返交通費按照當地教師脫產學習的有關規定執行。
據悉,為了鼓勵大學生鄉村教學,今年特別規定,符合《高等學校畢業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資助暫行辦法》條件要求的農村師資教育碩士生,3年后其在校學習期間的國家助學貸款本金及其全部償還之前產生的利息由國家代為償還。對經費不落實的地區,將調減本計劃及相關農村師資建設支持計劃額度。
編輯點評 下鄉支教,一舉三得
學士生下鄉支教三年,不但可直接攻讀碩士,原先讀書的貸款及利息還可免除。這是個一舉三得的好辦法。
貸款讀書到期未還,通常被認為是有失誠信,這部分學生據說數量不少,因此而被扣發畢業證甚至被起訴的也時有所聞。雖然當中不乏消極還貸者,但不少人或因未有工作,或因收入低微,或因家境貧寒,確實難以如期還貸,而目前社會又沒有權威性的專門機構加以協調。“支教抵貸”的出臺,為此找到一條可行的出路,以2 萬元貸款計算,一年支教可抵7000元,額度不可謂不大,能為貧困學子們解除囊中之急。
對國家來說,提高農村師資水平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扶貧縣學校能獲得學士師資的3 年執教,將對教育工作起到積極推動作用,體現了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何況代償本科學費,也是政府在解決貧困生入學中所難以回避。這些人成為碩士師資后,如何政策得當,由于有支教的體驗,相當部分人將會赴農村執教。這對改變農村教育的落后局面,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
沒有一定的政策扶持,貧困地區要尋覓優秀師資,是十分困難的。“支教抵貸”的政策,為在商品經濟下鼓勵大學生支教,找到一條可資操作的路子。不過筆者覺得,以一省之大、扶貧縣學校之多,教育碩士師資研究生的培養計劃,一年只有180個名額未免太少;對“抵貸”經費的落實,也缺少機制上的保障,因此計劃名額也存在遭到調減的可能。這反映出目前的政策仍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