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擬招生人數
2008年我校擬招收碩士研究生100名左右(以國家下達的招生指標為準)。
二、報考條件
(一)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二)國家承認學歷的高等學校應屆、往屆本科畢業生。
(三)獲國家承認學歷的大專畢業2年或2年以上(從大專畢業到錄取為碩士生當年9月1日)且達到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者,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按同等學力者報考。
(四)同等學力考生在復試時加試兩門報考學科專業的本科主干課程。
(五)身體健康標準狀況符合國家教育部、衛生部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標準》。
(六)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報考委托培養、自籌經費研究生的人員的年齡可適當放寬。
三、報名辦法
(一)考生報名前應仔細核對本人是否符合報考條件,報考資格審查將在復試階段進行,凡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將不予錄取,相關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二)報名采取網上報名和現場照相相結合的方式。
1、網上報名:考生可通過互聯網進行。報名時間由教育部統一確定。具體報名時間和報名網址屆時見當年國家教育部的具體規定或于9月在我院網上查詢。
2、現場確認:具體時間詳見當年國家教育部的具體規定,一般在11月10日左右。在規定的時間內考生須攜帶有效身份證件到省級招辦指定的報考點確認報名信息,并進行繳費、照相。
四、考試
(一)入學考試分初試和復試。
(二)初試日期:2008年1月(具體日期以國家教育部文件為準)。
(三)初試地點:在考生所在省市招生辦確定的初試地點考試。
(四)初試科目見我校的《200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五)復試時間、地點、科目及方式另行通知。
五、聯系方式
單位代碼:10402 通訊地址: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縣前直街36號 郵政編碼:363000
聯系部門: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網址:http://www.fjzs.edu.cn http://yjsc.fjzs.edu.cn
專業介紹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030501)
本學科現有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博士3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
經過多年的發展,在馬克思主義的科技思想和創新思想研究、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當代發展研究等兩個研究方向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2000年以來發表論文144篇,出版學術專著6部,獲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2項。目前,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l項,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4項。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030503)
本學科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4人;博士3人,碩士5人。
在多年的教學研究與學科建設中,本學科已逐步發展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經驗與理論成果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研究、中國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三個方向,其中前兩個方向已在省內外具有一定的影響和明顯的特色。近五年來,本學科共發表學術論文120篇,出版學術著作(專著、編著)12部,承擔省級科研項目20余項。
思想政治教育(030505)
本學科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6人,博士4人,碩士6人。
經過多年的努力發展,本學科逐步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道德教育現代化結合,與環境法制道德教育結合,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的專業思路,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現代化研究、高校環境法制道德教育研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等研究方向顯示出自身的優勢和特色。2000年以來出版專著、教材17部,發表學術論文160多篇,承擔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25項。
課程與教學論(040102)
本學科現有教授9人,副教授13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6人(其中2名博士后),碩士學位8人,學術隊伍學歷、職稱結構合理,整體實力較強。獲省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3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4項。
經過多年建設,本學科已形成課程與教學基本理論研究、教師教育研究、學科課程與教學研究等若干穩定的研究方向,在課程研究方法論、課程流派研究、課程評價研究、課程與教學改革研究、教師教育研究、學科教學研究、學生學習心理研究等方面具有自身的優勢和特色。近5年來,承擔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1項,主持教育部課題2項,省級科研項目10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50多篇,出版專著8部,教材11部。
應用心理學(040203)
本學科現有教授3人,兼職教授2 人,副教授8人,講師5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4人(其中1人在讀博士),碩士學位7人。學術隊伍的學歷、職稱結構合理,整體實力較強。
經過多年建設,本著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本學科在人格心理學研究、心理咨詢與治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體育心理學等方面開展了創造性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研究經驗和學術成果,形成了人格培養、心理咨詢、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體育心理學等相對穩定的研究方向。近五年來,該學科學術隊伍在國內外專業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20余篇,其中在《心理科學》上發表7篇,被SCI收錄1篇;出版專著2部,教材(教學用書)5部;目前承擔10余項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獲福建省社會科學成果獎三等獎1項,省高教社科獎1項,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2項。
本學科擁有行為科學實驗室、行為矯正實驗室、箱庭療法治療室(學研中心)、經典心理實驗室等具有特色的心理學實驗室。
文藝學(050101)
本學科現有教授8人,副教授4人,講師5人,具有博士學位5人,碩士學位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本學科由中文系文藝理論教研室與院文化詩學研究所構成。
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本學科已構建形成了以文化詩學理論與實踐研究,中國現當代文藝思潮與文學理論研究,西方文藝思潮與文學理論研究等穩定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2000年以來出版學術專著12部,在《文學評論》、《文藝理論研究》、《外國文學評論》、《文史哲》等重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先后承擔完成國家課題2項,省級課題30余項。本學科十分強調學術研究的特色發展,積極拓展與外界的學術交流空間。先后成功舉辦了全國首屆文化詩學學術研討會和全國首屆敘事學學術研究會,在學界產生了良好影響。
漢語言文字學(050103)
本學科全面研究漢語及其書面符號系統——漢字的歷史現狀,以便更好地應用漢語言文字,為繼承中國傳統典籍文化和建設現代文明服務。
本學科點教師通過多年的努力,在漢語言文字研究上取得了顯著成果,具有自己鮮明的學科特色。如:創建新的音韻學、文字學理論和學科體系;訓詁學的運用、閩南話的研究等方面,得到海內外同仁的肯定。
本學科點現有教授5名、副教授6名、博士4人、碩士7人。
本學科點以中文系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教研室及學院中華語言文化研究所為基礎。
中國古代文學(050105)
本學科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5人;博士5人,碩士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1人,是福建省重點學科。
經過多年來的建設,本學科逐步形成以文化的視野研究文學史,典籍文獻整理與文學研究并重的專業思路,在唐宋文化與文學、唐前文獻與文學、元明清文學等研究方向顯示出自身的特色和優勢。2000年以來發表學術論文160多篇,出版專著18部,承擔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32項,獲省級社科優秀成果獎8項。
基礎數學(070101)
本學科現有教授8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學位4人(其中2名博士后),碩士學位5人;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1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的專家1人。聘請著名數學家、中科院士劉應明、林群為本學科客座教授,聘請四川大學博士生導師林壽教授為我院特聘教授。
基礎數學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有:拓撲學及其應用、代數學、函數論,已形成職稱、學歷及年齡結構合理的較強大的學術梯隊,其中有些領域的科研成果在國內外頗有影響。從1998年至今,已承擔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68項,在國內外發表論文200多篇,其中被SCI、EI收錄的論文40余篇,國家一級協會論文30多篇。獲省科技二等獎和教育部優秀教學成果獎各一項。積極增強與外校及科研機構間的學術交流,經常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到我系講學,已成功舉辦了2005漳州國際一般拓撲學學術交流會。
學術專著4部,譯著1部,科研成果被采用22項,獲福建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其它獎勵16項;支配科研經費162萬,平均每年32.4萬。目前承擔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6項省自然科學基金、科技廳和教育廳科研基金項目。
應用數學(070104)
本學科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學位4人: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的專家1人。
應用數學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組合數學與圖論、微分方程與應用、網絡拓撲結構,已形成職稱、學歷及年齡結構合理的較強大的學術梯隊,其中有些方向的研究成果受到國內外關注。從1998年至今,已承擔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38項,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50多篇,其中被SCI、EI收錄的論文約40篇,國家一級協會論文30多篇。
分析化學(070302)
本學科現有教授9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學位(含博士后)8人,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是福建省重點學科,具有省級化學實驗示范中心1個。并聘請華裔專家博士生導師莊國順教授為本學科客座教授,已形成職稱、學歷及年齡結構合理的較強大的學術梯隊。
分析化學學科設有分子光譜分析、電分析化學、化學與生物傳感器技術及應用、藥物分析化學、催化動力學分析和環境分析化學等6個研究方向,其中,“催化動力學分析法及其應用研究”和“多發光分子微球標記-固體基質室溫燐光免疫分析研究”分別獲得2004年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和2006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三等獎。燐光分析、形態分析與催化動力學分析等研究成果在國內外頗具影響。
2002年以來,主持或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主持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60多項,在《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Analytica Chimica Acta》、《Journal of Immunolgical Methods》、及《高等學校化學學報》、《分析化學》等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99篇,被SCI、EI收錄101篇,出版專著1部,教材3部,獲省部級獎2項。
計算機應用技術(081203)
本學科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4 人,碩士17人,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才1人,本學科是福建省重點建設學科、學校重點學科。
經多年來的建設,本學科在信息安全、網絡技術、人工智能、數據挖掘等為主要研究方向逐步形成職稱、學歷及年齡結構較合理的學術梯隊。近幾年來,獲福建省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福建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1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級研究項目22項,發表學術論文170多篇,其中被SCI、EI收錄的論文3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