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含義和主要特征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論斷包括兩層含義:第一,我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第二,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不發達的階段。我們必須堅持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必須正視而不能超越初級階段。只有全面地把握這兩層含義,才能同右的和"左"的兩種錯誤傾向劃清界限。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內容概括為:中國現在處于并將長時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即社會主義不發達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指我國在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即從我國進入社會主義以后,逐步擺脫不發達狀態,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整個歷史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包括兩層含義,我國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國在此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階級斗爭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但已經不是主要矛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長期的,至少需要上百年時間。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區別:(1)從經濟基礎方面看,它們之間的根本區別在于: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是否成為社會經濟的主體,從而整個經濟社會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之上。新民主主義社會公有制經濟雖然處于領導地位,但不是社會經濟的主體。因此這個時期社會的階級關系、主要矛盾和由此決定的根本任務也不同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從所屬范疇來看,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屬于社會主義制度的范疇,而新民主主義社會屬于過渡性質的范疇。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征:黨的十五大文件從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經濟形態、文化教育、富裕程度、地區差別、經濟政治體制、精神文明建設、實現目標等九方面的論述及其表現,是逐步擺脫不發達狀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階段;是由農業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勞動的農業國,逐步轉變為非農業人口占多數、包含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工業化國家的歷史階段;是由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占很大比重,逐步轉變為經濟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歷史階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轉變為科技教育文化比較發達的歷史階段;是由貧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較低,逐步轉變為全體人民比較富裕的歷史階段;是由地區經濟文化很不平衡,通過有先有后的發展,逐步縮小差距的歷史階段;是通過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較成熟的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和其他方面體制的歷史階段;是廣大人民牢固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自強不息,銳意進取,艱苦奮斗,勤儉建國,在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努力建設精神文明的歷史階段;是逐步縮小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在社會主義基礎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階段。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新的階段性特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動態的發展過程是由量變積累引起部分的質變,在新的基礎上再由新的量變積累引起新的部分質變的過程。十七大從八個方面對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呈現出的新的階段性特征,進行了深入分析和概括。第一,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同時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還不高,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強,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第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同時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改革攻堅面臨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第三,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同時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趨勢還未根本扭轉,城鄉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還有相當數量,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難度加大;第四,協調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同時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后的局面尚未改變,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任務艱巨;第五,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發展、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扎實貫徹,同時民主法制建設與擴大人民民主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政治體制改革需要繼續深化;第六,社會主義文化更加繁榮,同時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趨旺盛,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七,社會活力顯著增強,同時社會結構、社會組織形式、社會利益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社會建設和管理面臨諸多新課題;第八,對外開放日益擴大,同時面臨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上占優勢的壓力長期存在,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增多,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要求更高。這些情況表明,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不懈努力,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從生產力到生產關系、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筑都發生了意義深遠的重大變化,但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具體表現。只有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實際,又認真分析不同時期具體的階段性特征,才能正確判斷我國社會發展的主流和方向,并據以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和政策。
3.科學認識和準確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意義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具有重大的理論、政治、實踐意義:理論上在黨的綱領中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概念,這在馬克思主義歷史上是第一次,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上必須堅持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必須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實際出發,而不能超越這個階段,反對右傾和"左"傾錯誤;實踐上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堅持一切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客觀實際出發,為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提供了科學的客觀依據,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取得成功和勝利。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8
2011.04
第六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復習提示:本章主要內容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理論,黨的基本......
18
2011.04
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揭示了科學技術在當代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
18
2011.04
三、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大力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
18
2011.04
二、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所決......
18
2011.04
第三節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一、發展才是硬道理 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
18
2011.04
四、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而不能搞民主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