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而不能搞民主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
1.社會主義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兩大歷史任務:一個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個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哪種理論能夠對這兩個歷史課題作出正確回答,它就會成為中國人民的信仰;哪條道路能夠引導中國人民完成這兩大任務,它就能夠成為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哪種政治力量能夠帶領人民實現這兩大任務,它就能夠成為掌握中國歷史發展前進方向的領導力量。
從歷史發展看,中國之所以走上社會主義道路,至少有這樣三點原因:
一是中國社會經濟政治狀況不允許走資本主義道路。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從19世紀下半期開始萌芽,但由于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始終沒有發展為獨立的力量。
二是時代條件和國際環境的新特點促使中國人民選擇走社會主義道路。中國選擇社會主義道路,正處于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中國要完成近代以來兩大歷史任務,實現自己的發展,必須擺脫帝國主義的束縛,必須同時代進步潮流相適應。
三是中國革命的領導力量決定了中國必然走社會主義道路。完成中國近代以來的兩大歷史任務,首要的是完成民主革命任務。從中國社會各個階級、階層的特性來看,農民階級是民主革命的比較大力量,但由于他們的經濟和文化條件而帶有分散性和某些落后性;民族資產階級有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強烈愿望,但由于與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沒有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氣和能力;工人階級是中國比較先進、比較革命、比較有組織性的階級,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天然領導階級。因此,中國的民主革命只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
2.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繁榮發展中國
30多年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實踐,給我國帶來了歷史性的重大變化:我國人民沖破了長期禁錮的思想障礙和陳舊觀念,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解放,激發出空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我們國家徹底改變了經濟社會比較落后的狀況,轉變成一個朝氣蓬勃、欣欣向榮,初步走向繁榮、富裕、強大的國家,展現了嶄新的形象,散發著無窮的魅力;我們黨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進一步實現了從領導革命的黨到領導建設和改革的黨的歷史轉變,黨的執政方式更加科學、民主,黨的執政能力更加增強、提高,黨的執政基礎更加堅實、鞏固,黨的胸襟和眼光更加開闊、深邃,成為走在時代前列、保持和發展著自身先進性的黨,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事實無可辯駁地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完全正確的,它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
3.中國為什么不能搞民主社會主義
民主社會主義不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主張指導思想多元化。在世界觀上是多元論和實用主義,認為社會主義思想的構成和來源是多樣性的,把基督教學說、法國大革命的人權宣言、康德的倫理學與啟蒙思想、黑格爾哲學、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等都作為自己的思想來源,淡化馬克思主義色彩,甚至把馬克思主義從綱領中排除。
民主社會主義否定工人階級領導,主張資本主義多黨制。認為工人階級已經不能發揮歷史動力的主導作用,社會主義要由新出現的社會階層來領導。贊同和支持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是資本主義多黨競爭、輪流執政的參加者。認為黨應當是由具有不同信仰和思想的人組成的一個共同體,不是一個階級的黨,而是"全民黨"。
民主社會主義否定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主張不改變資本主義私有制。認為社會主義運動沒有終極目標,不追求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民主社會主義的思想理論和政治主張,與科學社會主義更是根本不同的,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也是完全背離的。對此,我們要有十分清醒的認識。那么,民主社會主義這個"資本主義病床邊的醫生",是不能包治百病的。
4.中國為什么不能搞資本主義
中國不能走資本主義道路,首先是我國的現實國情和發展目標決定的。在中國這樣一個國土廣大、國情復雜、人口眾多、經濟和文化不發達的國家,如果走資本主義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區少數人更快地富起來,而大量的人仍然擺脫不了貧窮,甚至連溫飽問題都不可能解決,必然導致嚴重的貧富分化,發生一系列社會矛盾和階級沖突,人民將為此付出痛苦和流血的代價。
中國不能走資本主義道路,還因為我們不可能靠資本主義方式來發展。我國是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政權性質、歷史傳統、時代環境、發展條件決定了不能以資本主義的方式來發展,而只能靠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靠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來發展;靠集中力量辦大事,大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建設速度來發展;靠堅持和平外交政策和互利共贏戰略,同世界各國加強合作,互利互惠,取長補短來發展。只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平發展,才是比較有利于我國的發展方式,才是比較符合我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中國不能走資本主義道路,從根本上說,是因為這不符合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說,今天中國取得的一切進步和成就,都離不開社會主義制度這個比較基本的前提條件。正是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為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榮、民主的進步、社會的和諧,奠定了根本前提和制度基礎。放棄或動搖社會主義制度,只會使國家和全國各族人民整體利益從根本上受到侵害,造成國家和民族的大災難、歷史的大倒退。蘇聯放棄社會主義制度導致的國家解體、民族分裂、社會倒退的悲劇就是對我們的警示。前車之覆,后車之鑒。我們決不能搞資本主義。
5.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實踐在發展,時代在前進。經過新中國成立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探索,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正向著光明的未來努力奮進。胡錦濤同志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鄭重指出:"我們要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做到思想上堅信不疑、行動上堅定不移,決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決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充分認識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深刻認識社會主義事業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
黨的基本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指南,基本路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綱,基本綱領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的集中體現,而基本經驗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產物。這"四個基本"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根本要求、政治基石和活力源泉,體現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目標、基本政策和總體戰略,我們必須始終堅持、決不動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要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發展。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8
2011.04
三、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重要意義 1.這一科學概括,既包括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問題,又包括......
18
2011.04
二、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科學內涵 第一,把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納入社會主義的本質。這是社會主義......
18
2011.04
第二節 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新認識 一、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提出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
18
2011.04
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 復習提示:本章講述社會主義本質理論和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兩大問題......
18
2011.04
復習提示:本章是毛澤東思想的最重要的理論--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主要內容包括握新民主主義革命理......
18
2011.04
第三節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一、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