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研究生入學考試民商法法理卷
一、簡答
1.馬克思主義法學在適用價值分析方法時必須遵循那些原則
2.什么是權利義務在數量上的等值關系
3.如何理解法律實現的含義
4.怎樣認識法治是人類進步的必然選擇
二、論述
1.論執法
2.馬克思主義關于法的定義的理論優勢和特點
1999年研究生入學考試民商法法理卷
一、名詞
1.立法目的 2.法律清理 3.執法 4.法律原則 5.法律實效
二、簡答
1.法律責任的本質屬性
2.法律實現的含義
3.司法的功能
三、論述
1.法律規范的效力
2.法律價值的特征
2000年研究生入學考試民商法法理卷
一、價值判斷上的權利義務關系
二、社會主義社會公民守法的根據和理由
三、如何認定法律規范具有法律效力
四、法治是人類歷史進步的必然選擇
五、法律價值的特征
2001年研究生入學考試民商法法理卷
一、從法的位階角度論法的效力
二、論法律思維方式的特點
三、惡法非法觀與惡法亦法觀
四、權利與義務的推定
五、以我國加入wto為背景,論述中國法制改革
2002年研究生入學考試民商法法理卷
一、權利在社會運行中的界限(12分)
二、近現代法治國家形成的基本條件(12分)
三、法的作用機制(12分)
四、法治,德治,法制的含義和相互關聯(12分)
五、論法律制裁的前提條件(26分)
六、論中國法中“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價值取向(26分)
1998年研究生入學考試民商法之綜合卷
一、名詞解釋
1.財產保全 2.反訴 3.授權資本制 4.背書
二、簡答
1.必要共同訴訟及實踐中的種類
2.商事代理與民事代理的區別
3.簡述票據行為的無因性
4.試析股權的內容與性質
三、論述
公示催告程序的性質和特征
1999年研究生入學考試民商法之綜合卷
一、名詞解釋
1.商業秘密 2.資源稅 3.執行擔保 4.司法協助
二、簡答
1.分稅制及作用
2.配額制的意義
3.必要共同訴訟及在實踐中的種類
4.審判公正與訴訟經濟的關系,我國民訴法如何將二者結合起來
5.背書的效力
6.責任保險的特征和種類
三、論述
論公司內部權利制衡與權利分配
2000年研究生入學考試民商法之綜合卷
一、名詞解釋
1.經濟法 2.分稅制 3.不正當競爭 4.共同訴訟與代表人訴訟 5.證明責任與舉證責任 6.財產保全與證據保全
二、簡答
1.簡述縱橫統一說
2.評雙倍賠償
3.市場經濟條件下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的關系
4.民訴法的處分原則的實質
5.督促程序的性質及適用范圍
6.破產債權的認定
7.票據無因性的表現
8.保險合同的含義與特征
三、論述
論公司法的補充、修改和完善
2001年研究生入學考試民商法之綜合卷
一、名詞解釋
1.固有商 2.個人合伙 3.不正當競爭 4.商業秘密 5.證券公司
二、簡答
1.票據善意取得的要件
2.保險利益變動的幾件情況
3.試述中國人民銀行的性質地位
4.消費者的權利有哪些
5.上訴的條件
6.法院調解原則
7.簡述群體訴訟
三、論述
關于股權性質的學說
2002年研究生入學考試民商法之綜合卷
一、概念(一題五分)
1.商合伙 2.提單 3.卡特爾 4.管轄權轉移 5.執行和解 6.必要共同訴訟
二、簡答(一題十分)
1.對人抗辯的基本分類
2.保險合同的基本特征
3.辨析不正當競爭與一般民事侵權行為
4.我國把公平與效率相統一原則作為經濟法基本原則的理論依據
5.訴訟中止的法定情況
三、論述評價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研究生入學考試民商法民法卷
一、名詞
1.債權人的代位權與撤銷權 2.訴訟時效與除斥期間 3.遺囑繼承與遺贈
二、什么是行紀合同?當事人雙方的權利義務有那些?
三、在我國,建立和完善物權制度有何必要性?
四、試述代理關系中的連帶責任
五、試述債的終止
六、試述典權與質權及附買回權的買賣的關系
1999年研究生入學考試民商法民法卷
一、簡答(一題十分)
1.民法財產權的立法體系
2.表見代理的基本理論及基本規則
3.動產善意取得制度
4.民事責任競和的法律效果
5.債權成立及其效力
6.債的轉移及效力
二、論述
1.試述無效民事法律行為與意思表示的關系
2.試述法人行為的本質及特征
2000年研究生入學考試民商法民法卷
一、簡答下述關系
1.撤銷權與解除權
2.相臨權與地役權
3.所有物返還請求權與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
4.不安抗辯與預期違約責任請求權
二、論述
1.意思表示瑕疵及法律后果
2.民法解釋方法
2001年研究生入學考試民商法民法
一、自然人的行為能力和權利能力
二、無權代理的法定條件和成立條件
三、物權行為無因性
四、地上權概述和我國法律規定之不足
五、典權制度評說
2002年研究生入學考試民商法民法卷
一、區別(一題五分)
共同加害行為與共同危險行為無因管理與無權代理公平
責任與無過失責任代位繼承與轉繼承
二、分析(一題十分)
1.我國民間“父債子償、天經地義”,試用中國民法有關規定和現行法有關規定評析這一現象。
2 .a以某交易行為在某轉讓人處取得標的物的占有,就以為自己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認為任何人不得以所有權請求返還。試用民法有關規定分析此情況在何時不成立。
三、論述(一題十五分)
1.論民事權利與民事權益的關系
2.論完全賠償原則
四、寫作
自擬題目,試述自己關于“不動產善意取得制度”的觀點,大約一千字左右(三十分)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