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財經大學2004年古代漢語、文學理論試題
來源:
時間:2007-06-06 14:41:36
2004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C卷)
專 業:中國古代文學
考試科目:古代漢語、文學理論
重要提示:考生必須將所有答案寫在答題紙上,本試題上的任何標記均不作判題依據
古代漢語部分(共70分)
一、給下面的文言文加注標點符號(10分)
戰于郎公叔禺人遇負杖入保者息曰使之雖病也任之雖重也君子不能為謀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則既言矣與其鄰重汪踦往皆死焉魯人欲勿殤重汪踦問于仲尼仲尼曰能執干戈以衛社稷雖欲勿殤也不亦可乎
二、將下面的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20分)
道家者流,蓋出于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執本。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合于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及放者為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任清虛,可以為治。
三、指出下列古代漢語帶“—”字詞類活用的情況(16分)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
2、左右欲刃相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晉侯飲趙盾酒。(左傳宣公二年)
4、是以君子遠庖廚也。(孟子·梁惠王上)
5、不如吾聞而藥之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6、其后秦稍蠶食魏。(史記·魏公子列傳)
7、子路拱而立。(論語·微子)
8、天下云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賈誼·過秦論)
四、指出下列古代漢語的修辭方式(16分)
1、飛館生風,重樓起霧。(洛陽伽藍記·開善寺)
2、家家自以為稷契,人人自以為皋陶,戴縰垂纓而談者,皆擬于阿衡。(楊雄解嘲)
3、若擇源于涇渭之流,按轡于邪正之路,亦可以馭文采。(文心雕龍·情采)
4、驃騎發跡于祁連。(楊雄解嘲)
5、臣聞洪水橫流,帝思俾乂。(孔融薦襧橫表)
6、使人意奪神駭,心折骨驚。(江淹別賦)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詩》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孟子·梁惠王上)
8、為何棄墳井,在山谷為寇也。(洛陽伽藍記·王子坊)
五、寫出下面一首七言律詩的平仄(8分)
詠懷古跡(其五)
杜甫
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
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
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
志決身殲軍務勞。
文學理論部分(共80分)
一、名詞解釋(20分)
1、藝術概括 2、典型環境 3、話語情境 4、共鳴
二、問答題(30分)
1、為什么說文學既是情感的也是認識的?
2、象征型文學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3、怎樣認識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標準?
三、論述題(30分)
1、談談你對文學與反映的關系的認識。
2、就當前文學理論界的研究狀況談談你的看法。
江 西 財 經 大 學
2004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A卷)
專 業:中國古代文學
考試科目:中國古代文學
重要提示:考生必須將所有答案寫在答題紙上,本試題上的任何標記均不作判題依據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40分)
1、風雅頌 2、《國語》 3、初唐四杰 4、江西詩派 5、前七子
6、唐宋派 7、吳敬梓 8、桐城派
二、問答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1、《莊子》散文的藝術風格。
2、辛棄疾愛國詞的特點。
3、湯顯祖《牡丹亭》的思想價值。
4、《紅樓夢》的思想內容。
三、論述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2、3題選做一題,多做不加分)
1、試述杜甫詩歌的藝術成就。
2、試述柳永對詞的發展的貢獻。
3、試述“詩界革命”的理論和創作(創作可以黃遵憲為例)。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