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待地主階級的政策
(1)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消滅地主階級,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實行農民的土地私有制。
作用:廣大農民在政治上得到翻身,農村生產力得到解放和發展。
相關文獻:《井岡山土地法》、《興國土地法》
(2)抗戰時期
停止實行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地主減租減息改善農民生活、農民交租交息照顧地主富農利益。
作用:調動廣大農民抗日積極性,又有利于爭取地主資產階級的大多數站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一邊。
(3)解放戰爭時期
實行“耕者有其田”政策,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將土地分配給農民。
作用:廣大農民分得土地并在政治上獲得翻身,政治覺悟和組織程度空前提高,農村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從根本上摧毀了中國封建制度的根基。
相關文獻:《五四指示》、《中國土地法大綱》
(4)新中國成立初期
繼續土改,把新解放區的土地分給農民,在中國大陸消滅地主階級。
作用:占中國絕大多數人口的農民翻身解放。
相關文獻:《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二、對待富農階層的政策
(1)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限制富農
(2)抗戰時期:農民交租交息照顧地主富農利益
(3)解放戰爭時期:《五四指示》中提出“一般不變動富農土地”;征收富農多余土地財產。
(4)新中國成立初期:新解放區土改的過程中,保存富農經濟
(5)社會主義改造時期:農業合作化的同時,逐步限制到比較后消滅富農剝削
三、對待貧雇農、貧下中農、中農階層的政策
(1)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依靠貧農、雇農,聯合中農
(2)抗戰時期:農民交租交息
(3)解放戰爭時期:將土地分配給農民;不侵犯中農土地
(4)新中國成立初期:3億多無地少地的農民(包括老解放區農民在內)無償地獲得了約7億畝土地和大量其他生產資料
(5)社會主義改造時期:依靠貧下中農,團結其他中農
總結:黨在不同時期的農村階級路線
(1)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依靠貧農、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
(2)社會主義改造時期:依靠貧下中農,團結其他中農,發展互助合作,由逐步限制到比較后消滅富農剝削。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6
2017.02
2018考研政治考點:人大與政協相關知識......
06
2017.02
2018考研政治干貨:不同時期社會性質、主要矛盾和歷史任務......
05
2017.02
在整個政治考卷上來看,100分值的政治考卷分為單選、多選以及材料分析三大部分。單選16道題16分,......
03
2017.02
趕緊拿走!一份2018考研政治科學復習規劃時間表......
03
2017.02
2018考研政治要早點復習的四大理由
......
31
2017.01
考研政治課復習何時開始?就這一問題分不同的情況給各位考生提供一些建議: 一、文科類考生(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