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史綱:16個重大歷史事件及意義(上)
考研政治近代史剛復習關鍵就是謹記歷史大事及其事件和意義,這是本門課的復習線索,也是命題要點所在。下面整理了近代史綱要16個重大歷史事件及其相關的事件、意義、歷史評價等,2017考生注意梳理。
1. 人民群眾的反侵略斗爭及后果。
(1)早期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人民群眾的反侵略斗爭(中國人民第一次大規模反侵略武裝斗爭: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爭)和愛國官兵的反侵略斗爭。
(2)粉碎瓜分中國的圖謀
①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比較終目的:瓜分中國、滅亡中國。
②帝國主義列強之所以沒有能夠實現瓜分中國的圖謀的原因:它們之間的矛盾和互相制約和中華民族進行的不屈不撓的反侵略斗爭(根本原因)。
(3)反侵略斗爭的失敗及其原因:社會制度的****(根本原因);經濟技術的落后(另一個重要原因)。
(4)后果:民族意識的覺醒
2. 太平天國農民戰爭。
(1)爆發原因;帝國主義和清政府對農民的殘酷壓迫和剝削。
(2)施政綱領:《天朝田畝制度》(比較能體現太平天國社會理想和這次農民起義特色的綱領性文件)和《資政新篇》(第一個具有鮮明資本主義色彩的方案)。
(3)意義和局限性
(1)意義: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階級,強烈撼動了清政府的統治根基;是中國舊式農民戰爭的比較高峰。;沖擊了孔子和儒家經典的正統權威,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有力地打擊了外國侵略勢力;沖擊了西方殖民主義者在亞洲的統治。
(2)失敗原因和教訓:
失敗的原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根本原因)和面對的敵對勢力的強大。
教訓: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農民具有偉大的革命潛力;但它自身不能擔負起領導反帝反封建斗爭取得勝利的重任。單純的農民戰爭不可能完成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
3. 洋務運動。
(1)背景:國際背景:西方發達國家的影響;國內背景:清政府的統治危機。
(2)內容:興辦近代企業、建立新式海陸軍、創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
(3)歷史作用及其失敗
①歷史作用:是一場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是近代中國人探索國家出路的一次嘗試,有一定的進步作用:在客觀上對中國的早期工業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某些促進作用。給當時的中國帶來了新的知識,使人們打開了眼界。有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也有利于社會風氣的改變。
②失敗
標志: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
原因:封建性;對外國具有依賴性;洋務企業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4. 維新變法。
(1)背景: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和民族危機的加深。
(2)內容: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機構。經濟方面:保護、獎勵農工商業和交通采礦業。軍事方面:裁減舊式綠營兵,改練新式陸軍。文化教育方面:創設京師大學堂(中國近代高等國立教育的開端)。
(3)意義與教訓
①意義: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改革運動;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
②失敗的原因和教訓
原因:維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資本主義、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眾)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強大的守舊勢力的反對(戊戌政變)。
教訓:暴露出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清朝統治集團的腐朽與頑固,也說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企圖通過統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根本行不通的。必須用革命的手段,****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聯合統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制度。
5. 辛亥革命。
(1)歷史條件:民族危機加深,社會矛盾激化;清末“新政”的破產;社會矛盾的尖銳和人民群眾的反抗;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階級基礎和骨干力量。
(2)綱領
同盟會的政治綱領:三民主義:①民族主義,即民族革命,包括“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兩項內容。②民權主義即政治革命,內容是“創立民國”,是綱領的核心。③民生主義即社會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權”。
三民主義的意義:初步描繪出中國還不曾有過的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是一個比較完整而明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對推動革命的發展產生了重大而積極的影響。
(3)關于革命與改良的辯論
代表人物: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和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改良派。
內容: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清王朝;要不要****帝制,實行共和;要不要社會革命。
意義:劃清了革命與改良的界限,傳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進了革命形勢的發展。但這場論戰也暴露出革命派在思想理論方面的弱點。
(4)辛亥革命的成功與失敗
①辛亥革命的成功:封建帝制的覆滅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宣告成立:南京臨時政府是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革命政權。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法典。
②辛亥革命的失敗
意義:****了封建勢力的政治代表、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統治,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使中國反動統治者在政治上亂了陣腳。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給人們帶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社會經濟、思想習慣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了新的積極變化。辛亥革命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而且推動了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失敗原因:客觀原因:由于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剿殺;主觀原因(根本原因):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先天的軟弱性。(表現在: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不能充分發動和依靠群眾;不能建立堅強的革命政黨。)
教訓: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沒有能夠救中國,先進的中國人需要進行新的探索,為中國謀求新的出路。
6. 五四運動。
(1)依據:新的社會力量的成長、壯大;新文化運動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俄國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2)直接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3)過程:(1)學生群眾出現在斗爭前面(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廢除二十一條;還我青島);(2)上海工人罷工;(標志著工人階級以獨立的姿態走上了政治舞臺);(3)商人罷市和學生罷課;(4)斗爭的主力由學生轉向了工人,運動的中心由北京轉向了上海。
(4)特點:表現了反帝反封建的徹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眾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開端。
7. 中國共產黨誕生及意義、第一次國共合作和大革命。
(1)原因和條件: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
(2)標志:******一大的成功召開。
(3)過程:五卅運動、北伐戰爭的勝利,失敗(標志:四一二政變和七一五政變)。
(4)大革命失敗原因:①******力量的強大(客觀);②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放棄領導權。(主觀)
(5)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①中國的民主革命必須建立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在統一戰線中必須堅持無產階級的領導權。②無產階級領導權的中心問題是農民問題;③中國革命的主要斗爭形式是武裝斗爭;④加強黨的建設。
(6)大革命的意義:①它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基本上****了北洋軍閥統治。②它教育和鍛煉了各革命階級,提高了政治覺悟,為后來共產黨領導的土地革命的開展奠定了群眾基礎。③它提高了中共在全國人民中的威望,黨在馬列主義指導下,制定民主革命綱領,發揮了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
8. 土地革命。
(1)興起:八七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的方針,是從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興起的歷史性轉折);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的第一槍);秋收起(公開打出“工農革命軍的旗幟);廣州起義。
(2)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設
土地政策:堅定地依靠貧農、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以鄉為單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礎上,實行抽多補少、抽肥補瘦。
(3)遵義會議和紅軍長征的勝利
①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達到了成熟。
②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的關鍵;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培育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軍隊的革命精神。
9. 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原因和基本經驗
意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使中華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運。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③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④對世界各國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巨大影響。
勝利原因: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國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世界所有愛好和平和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國際組織以及各種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勝利經驗:①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是中國人民戰勝一切艱難困苦、實現奮斗目標的力量源泉。②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團結奮進的精神動力。③提高綜合國力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證。④中國人民熱愛和平,反對侵略戰爭,同時又決不懼怕戰爭。⑤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10. 解放戰爭。
(1)兩條戰線:①人民解放軍的自衛戰爭:戰略防御到戰略進攻(標志:三路大軍相互策應。)
②第二條戰線(輔助性的,但仍然起重要作用。):******失去民心;學生運動;人民民主運動。
(2)敵后
①土改文件:《五四指示》和《中國土地法大綱》。
②內容:
總路線:依靠貧雇農,團結中農,有步驟、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展農業生產。
綱領:《五四指示》、《中國土地法大綱》。
基本原則:必須滿足貧雇農的要求;必須堅決地團結中農,不得損害中農的利益。
意義:人民解放戰爭獲得了人力和物力的支援;是從根本上摧毀封建制度根基的社會大變革。
(3)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的合作
各民主黨派形成時的社會基礎:民族資產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以及其他愛國民主分子,它們是階級聯盟性質的政黨。
民盟站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立場的標志:1948年1月,在香港召開民盟一屆三中全會,宣布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決定,并恢復民盟總部。
民主黨派地位發生根本變化的標志:參加新政協并將在新中國參政。
黨對民主黨派的政策:積極的爭取和團結。
意義: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和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意愿。它成功地解決了中國共產黨與其它民主黨派對國家政權的關系問題。
(4)資產階級方案在中國行不通
原因:民族資產階級的特點;帝國主義列強不允許中國成為一個獨立、富強的資本主義國家;******當局不允許任何阻止其一黨專政的力量存在。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3
2016.07
2017考研政治復習不宜過早 誤區之一:政治復習不必早動手,因為動手早了,記住的東西又會忘掉......
13
2016.07
2017考研政治-毛澤東的著作 考研政治的考試范圍毛澤東思想是最常考的考點,下面海文考研老師整......
13
2016.07
考研政治備考最佳方法 (1) 從大學一年級起就打好基礎。 (2) 全方位地了解近年來政治考試動......
13
2016.07
考研政治合理復習方案 考生應從個人的具體情況出發,按照政治理論考試大綱的要求,把握考研試......
13
2016.07
考研政治:毛中特考點解析—洛川會議 基本信息: 1937年8月(制定全面抗戰路線)---會議......
13
2016.07
考研政治:毛中特考點解析—古田會議 基本信息: 1929年12月下旬,中國紅四軍古田鎮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