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準備2015考研同學,正在按照自己的規劃,循序漸進的復習。2015考研政治思修部分可能是考生復習過程中的一個盲點,為此文都考研輔導老師為考生們詳細解讀了思修這部分的考查重點,供考生參考。
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10年第一次列入考試科目,其題型主要是選擇題(單選、多選)8分左右、分析題10分。歷年真題的特點可以用“全面”、“基礎”、“靈活”總結。考試的考點分布比較全面,思想、道德、法律三個部分都要考到,考點的分布基本平衡。基礎是說考試的考點注重基礎知識,沒有偏題、怪題,覆蓋的都是考綱的考點。“靈活”反映了出題者的水平,尤其是分析題,越來越與社會熱點相結合,多角度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因此,思修的復習有以下特點:
首先,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考查。比如,愛國主義的概念、公民道德建設的重點、道德的功能、依法治國的根本要求、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等,基本知識主要是記憶性的題目,難度不大,但要求牢固背誦,記憶準確,把握全面。
其次,注重理解、分析、比較能力的考查。如真題中采用名言或古典傳說為考查題干,愛因斯坦的“大多數人都以為是才智成就了科學家,他們錯了,是品格”以及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等,類似的題目,需要在記憶的基礎上理解、分析與比較。
再次,思想道德以及道德和法律的結合是考試重點。比如道德模范既可以考察道德知識,也可以延伸到理想信念、人生價值選擇等,如愛國主義、誠實守信、公平正義等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再如公共秩序既要遵守道德規范,也要遵守法律規范等。這方面結合的知識覆蓋面廣,很容易出分析題。答題時,不可能完全照抄照搬考點某一知識,要歸納總結,要點全面,條理分明。
比較后,緊扣國家大事件和熱點問題,突出時代感。本學科的自身特點就是要加強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與法律素養,養成正確的面對國家、職場、愛情、家庭、自身等境遇的分析方法,因此命題者必將結合近兩年的社會熱點事件考查考生。如:黨的十八大精神、雷鋒精神、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人民代表大會、網絡輿情等,以及如何正確使用網絡工具、大學生就業觀念等問題。對這些材料的分析涉及的仍然是教材中的知識點,考生要注意這方面的新聞大事,了解背景知識,以便能快速、準確找到相應的答題要點。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