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們的困惑
說起找工作,頂著“清華博士”光環的陳達,一肚子牢騷。
這是一個“幾乎摧毀他信心”的求職季。連續七個月的奔波與等待,他沒有拿到一個心儀單位的錄用通知。更讓陳達崩潰的是,十次求職中的八次,他連第一道的“簡歷關”都過不了。
“往根上說,我覺得我的求職艱難,是因為沒有一個能‘經得起推敲’的‘出身’。”從山東一所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到清華大學的博士,陳達用七年努力實現了“曲線進京夢”;可從開始找工作時的“命運盡在我手”,到現在的“‘出身’決定論”,卻只用了七個月。
如今,在大學生就業市場上,陳達嘴里的“好出身”絕不是個新鮮詞,而是很多像他一樣本科就讀院校不是那么光鮮的畢業生們,頻頻遇到的尷尬——但凡條件好些的用人單位,從高校、政府到事業單位以及國企、民企、外企,都在其招聘啟事上白紙黑字地明確強調,“本科非985、211高校,不予考慮”,這種“狠挖出處”的招聘要求,也被畢業生們無奈地稱作“學歷查三代”。
而就在幾天前,教育部一紙禁令讓這個早已在就業招聘市場上狠刮了幾年的“出身風”成為被治理對象:在規定中,教育部明文強調,在高校組織的校園招聘活動、高校發布的用人單位信息之內,嚴禁發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樣的招聘信息。
面對這一為不少畢業生“伸張正義”的規定,畢業生們的觀點并不相同,有很多人為此興奮,也有不少人繼續觀望。
“禁發限定985、211高校等字樣的招聘信息,這樣的做法很好,但是未來真不好說。”唐柳皺皺眉,一臉的無奈。這位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當年高考分數不俗,可就是因為當初沒有選擇一所211或985高校,唐柳在求職中同樣備受打擊。從研一開始,唐柳就在某媒體實習,半年后得知單位招聘存在“985高校”門檻后轉投該媒體下屬網站。原指望著能繼續在大媒體從事專業工作,可直到快畢業時,她才發現網站的用人標準也“水漲船高”。“就業形勢嚴峻,即使是嚴禁把學歷限定寫在招聘規定里,但是人力資源部門篩簡歷時看‘出身’難免還是一條心照不宣的‘行規’。即使管得住高校,也很難管得住其他用人單位。”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2
2013.05
2013年4月27日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我國研究生教育將在國家對所有納入國家計劃的全......
28
2013.04
為進一步加大研究生教育投入力度,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2月28日,經國務院同意,財政部、教育部印......
17
2013.04
中國研究生教育為何培養不了大師?......
15
2013.04
2012中國大學研究生院教育學50強(B級排名不分先后) 排名 等級 校名 1 A++ 北京師范大學 ......
13
2013.04
目前全國“兩會”熱點話題中研究生教育從原先的部分公費,變為全部自費,已經引起極大關......
10
2013.04
我國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的動力源何在?我國為數不少的教育、科技大省建設科教強省的動力源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