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1~16小題,每小題1分,共16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
1. 黑格爾把絕對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絕對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東西,自然、人類社會和人的精神現象都是它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表現形式。事物的更替、發展、永恒的生命過程,就是絕對精神本身。下列選項對此評價正確的是()
A.他抹殺了自然、歷史、精神的世界的多樣性
B.他意識到世界都是處在一個運動、變化、發展的狀態中
C.他忽視了自然、歷史和精神世界的差異性
D.這是典型的形而上學的觀點
2.社會發展的主體選擇是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意義下的選擇,即每一時代的歷史主體都是在既定的生產力情況下進行進一步的歷史創造的。歷史主體選擇的可能性空間并不是隨意性現象,也并不只是單純必然性或單純偶然性的重要作用,一個民族進行歷史選擇的直接動機是()
A.民族利益B.民族交往
C.對歷史必然性的把握D.對本民族特點的把握
3.“我們從小麥的滋味中嘗不出種植小麥的人是俄國的農奴,法國的小農,還是英國的資本家。使用價值雖然是社會需要的對象,因而處在社會聯系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會生產關系。”從馬克思的這段話中,我們可以得出()
A.使用價值是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
B.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
C.使用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
D.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4.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是關于無產階級解放斗爭的性質、條件和一般目的的學說。它以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為研究對象,是研究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發展規律的科學。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標志是()
A.《資本論》第一卷的發表 B.《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C.共產主義同盟的創立 D.剩余價值學說的創立
5.“依世界的政治狀況及中國的經濟文化狀況和在國際的地位,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正負著歷史的使命,這是毫無疑義的。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若失了資產階級的援助,在革命事業中便沒有階級的意義和社會的基礎,沒有階級意義和社會基礎的革命,必不能使社會組織變更,必沒有一個階級代替他一個階級的力量。”“總括起來說,在每個革命運動中,浪漫的‘左’傾觀念和妥協的右傾觀念都能妨礙革命進行;中國國民黨目前的使命及進行的正軌應該是:統率革命的資產階級,聯合革命的無產階級,實現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這一觀點的錯誤實質在于()
A.夸大資產階級的作用 B.抹殺農民階級的革命性
C.忽視武裝斗爭的重要性 D.放棄無產階級的領導權
6.“要擺脫貧困,在經濟政策和對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實際,不要給自己設置障礙,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鄧小平的這段話表明()
A.改革是社會主義中國的強國之路
B.對外開放是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
C.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
D.社會主義建設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7.效率與公平問題關系到經濟發展活力和社會穩定,是世界各國都十分關注的熱點問題。實踐證明,效率和公平不是對立的,是互為基礎、互相促進的。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如何處理效率與公平的問題在理論界和實踐層面都在認真探索。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正確處理公平與效率關系的原則是()
A.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B.效率與公平并重
C.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8.人才成為一項國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人力資源也成為國家第一資源,有許多方面的標志性意義。把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變人口大國為人力資源大國,這一項國策的出臺作為里程碑,在國內國外引起極大反響。把我國巨大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的根本途徑是()
A.落實科教興國戰略B.建設創新型國家
C.發展教育D.落實人才強國戰略
9.鄧小平曾指出:“現在雖說我們也在搞社會主義,但事實上不夠格。”這種“不夠格”,主要是()
A.在物質技術基礎方面不夠格B.社會經濟制度不成熟不完善
C.上層建筑方面的不成熟不完善 D.社會發展程度方面不夠格10.太平天國在《天朝田畝制度》中提出的社會改革方案是()
A.以解決土地問題為中心 B.以發展資本主義為中心
C.以反對封建制度為中心 D.以廢除儒學的綱常倫理為中心
11.馬克思指出,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這說明法律義務和法律權利是()
A.法律義務是法律權利的先決條件
B.法律權利是法律義務的先決條件
C.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是相互對立的
D.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相互依存、相互貫通
12.我國《憲法》通過確認廣大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的權利,把人民當家做主貫徹于國家和社會生活各個領域。這體現了《憲法》基本原則中的()
A.法治原則 B.人民主權原則
C.公民權利原則 D.民主集中制原則
13.憲法四十九條規定: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憲法這一規定屬于()
A.義務性指引 B.禁止性指引
C.授權性指引 D.評價指引
14.一個顧客走進一家汽車維修店,自稱是某運輸公司的汽車司機。“在我的賬單上多寫點零件,我回公司報銷后,有你一份好處。”他對店主說。但店主拒絕了這樣的要求。顧客糾纏說:“我的生意不算小,會常來的,你肯定能賺很多錢!”店主告訴他,這事無論如何也不會做。顧客氣急敗壞地嚷道:“誰都會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個顧客馬上離開,到別處談這種生意去這時顧客露出微笑并滿懷敬佩地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運輸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固定的、信得過的維修店,你還讓我到哪里去談這筆生意呢?”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出乎意料的結果關鍵在于該店的()
A.誠實守信 B.遵紀守法
C.盡職盡責 D.奉獻社會
15.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4月14日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巴西總統羅塞夫、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印度總理辛格、南非總統祖馬出席。這次會晤的主題是()
A.“共同議程與全新挑戰”
B.“展望未來共享繁榮”
C.“非洲和平與安全”
D.“海軍合作促進海上和平與安全”
16.薩爾瓦·基爾 8月 26日晚頒布總統令,解散原看守政府,正式組成獨立后的首屆新政府。新政府由 29位部長組成,基爾領導的“蘇丹人民解放運動”獲得了內閣部長的多數席位。該政府是()
A.北蘇丹共和國 B.蘇丹共和國
C.南蘇丹共和國 D.東蘇丹共和國
二、多項選擇題:17~33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17.科學發展觀之所以是辯證的發展觀,是因為()
A.科學發展觀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全面的觀點
B.科學發展觀強調可持續發展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發展過程性思想
C.科學發展觀的“五個統籌”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普遍聯系的觀點
D.科學發展觀體現了依靠人民謀發展、促發展和發展為人民的辯證統一
18.下列可以體現對資本主義國家意識形態的本質概括的有()
A.資本主義社會條件下的觀念上層建筑
B.為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的經濟基礎服務的
C.資產階級的階級意識的集中體現
D.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載體
19.根據資本在剩余價值生產過程中的作用不同,資本可以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別是()
A.前者的價值量不大于它原有的價值量,后者的價值量大于它原有的價值量。
B.前者是以生產形態存在的資本,后者是購買勞動力的那部分資本。
C.前者不產生剩余價值,后者產生剩余價值。
D.前者主要是機器廠房等生產資料,后者主要是一些原材料和勞動力等價值一次性轉移
20.“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絕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絕不會出現的。”這說明()
A.社會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需要很長時期
B.當代資本主義的滅亡和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轉變是長期的
C.西方資本主義發展得很好,不可能轉變為社會主義
D.當代社會主義已經被資本主義所擊敗
21.和諧社會建設中,中國共產黨指出要建立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這已經成為“十二五”的重點內容,建立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必要性在于()
A.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
B.是實現社會全面進步的需要
C.是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搞活企業的需要
D.保持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需要
22.在改革開放中,鄧小平指出,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的社會主義根本原則是()
A.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
B.堅持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
C.堅持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的結合
D.堅持共同富裕
23.科學發展觀,是對中國共產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提出的依據有()
A.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
B.總結我國發展實踐
C.借鑒國外發展經驗
D.適應新的發展要求
24.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仍然需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因為()
A.堅持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正確方向,需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B.維護國家統一、社會和諧穩定,需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C.正確處理各種復雜的社會矛盾,需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D.應對復雜的國際環境的挑戰,需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2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所以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比較新成果,是因為()
A.它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B.它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論概括
C.它進行了理論上的總結和升華
D.它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巨大勇氣
26.1919年5月4日,北京爆發中國近代史上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五四運動被稱作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主要是因為()
A.中國社會性質和革命任務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B.革命領導力量和指導思想發生了巨大變化
C.無產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了政治舞臺
D.具有以往的歷次革命運動所不具備的廣泛性和不妥協性
27.林則徐被譽為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兩者都()
A.為了維護清王朝的封建統治
B.思想帶有鮮明的時代特點
C.主張放眼世界、探索救國之路
D.未能完全沖破封建思想的牢籠
28.1924年1月,孫中山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對三民主義做出了新的解釋,形成了“新三民主義”,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 ()
A.提出民主權利應“為一般平民所共有”
B.在民族主義中增加了反帝的內容
C.提出要改善工農的生活狀況
D.實行民主主義的聯合戰線
29.毛澤東指出,辛亥革命“有它勝利的地方,也有它失敗的地方。你們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趕跑,這不是勝利了嗎?說它失敗,是說辛亥革命只把一個皇帝趕跑,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并沒有完成”。辛亥革命失敗的主觀原因是()
A.各種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
B.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
C.不能建立堅強的革命政黨
D.不能充分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
30.“十分重要的是,關于祖國的豪言壯語和崇高理想在我們學生的意識中不要變成響亮的然而是空洞的辭藻,不要使它們由于一再重復而變得黯然失色、平淡無奇。讓孩子們不要去空談崇高的理想,讓這些理想存在于幼小心靈的熱情激蕩之中,存在于激奮的情感和行動之中,存在于愛和恨、忠誠和不妥協的精神之中。”這句話表明()
A.理想是一種精神
B.不能空談理想
C.理想和現實無關
D.要實現理想就要勇于實踐、艱苦奮斗
31.法律在階級社會中,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這說明()
A.法律所體現的是統治階級的整體意志
B.法律所體現的是統治者的個人意志
C.法律所體現的統治階級意志是上升為國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
D.法律所體現的統治階級意志是統治階級意志的全部
32.國家主席胡錦濤2011年1月19日在白宮同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會談。兩國元首一致同意,順應時代潮流,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中美合作伙伴關系。兩國元首全面規劃了發展今后一個時期中美關系的重點方向和深化雙方合作重點領域,達成重要共識,取得豐富成果。胡錦濤就積極推動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系繼續向前發展提出建議()
A.發展求同存異、平等互信的政治關系
B.深化全面合作、互利雙贏的經濟關系
C.開展共同應對挑戰的全球伙伴合作
D.推進人民廣泛參與的中美友好事業,建立深入溝通、坦誠對話的高層交往模式
33.2011年4月24日,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舉行,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對全國青年學生提出幾點希望,主要有()
A.希望同學們把文化知識學習和思想品德修養緊密結合起來
B.希望同學們把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
C.希望同學們把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緊密結合起來
D.希望同學們把擴大就業和開拓創新緊密結合起來
三、分析題:34~38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并回答問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指定位置上。
34.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會生存條件上,聳立著由各種不同的、表現獨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觀構成的整個上層建筑。整個階級在它的物質條件和相應的社會關系的基礎上創造和構成這一切。通過傳統和教育承受了這些情感和觀點的個人,會以為這些情感和觀點就是他的行為的真實動機和出發點。
——恩格斯
材料2堅持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 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胡錦濤
請回答:
(1)如何從意識形態的角度理解恩格斯這段話? (4分)
(2)請用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之間的關系分析胡錦濤總書記為什么在新時期提出“八榮八恥”的榮辱觀?(6分)
35.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比較終達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對大家講這個道理。——《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73頁《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
材料2改革開放這二十年,告別了“大鍋飯”,告別了憑票供應,告別了缺衣少食的貧困年代,中國人民的生活進入了歷史上比較好的時期。1949年到1998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44元增加到2162元,提高了48倍,其中比較近這二十年,就增加了2028元。城里人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迅速提高,1949年年人均現金收入不足100元,1957年達到254元,1978年提高到343元。1998年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425元,扣除物價因素,比較近這二十年實際增長2.2倍。
——摘自《瞭望》
請回答:
(1)結合材料2,闡明鄧小平“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不存在根本矛盾”的思想。(6分)
(2)結合材料1、2,說明實行市場經濟對我國發展帶來的變化。(4分)
36.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三、本黨承認蘇維埃管理制度,把工人、農民和士兵組織起來,并承認黨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實行社會革命;中國共產黨徹底斷絕與黃色的知識分子階層以及其他類似黨派的一切聯系。”
——摘自《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 “對現有其他政黨,應采取獨立的攻擊的政策。在政治斗爭中,在反對軍閥主義和官僚制度的斗爭中,在爭取言論、出版、集會自由的斗爭中,我們應始終站在完全獨立的立場上,只維護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其他黨派建立任何關系。” ——摘自《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決議》
材料2 完成中國的民族解放及資產階級民權革命之任務,現在已經完全放到工農運動身上,只有工農的民權獨裁,才能履行這一任務;只有工農的民權獨裁與國際帝國主義、封建地主階級以及一切資產階級直接斗爭,——“民族”資產階級亦在其中——如此,方能履行這一任務。——摘自1927年8月21日《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任務與策略的議決案》組織各色各種的反對帝國主義的公開組織,或者參加一切已經存在的反帝組織而奪取他們的領導。經過這些組織正確實行反帝運動中的下層統一戰線,和吸收廣大的小資產階級的階層參加斗爭。——摘自1931年9月22日《中央關于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滿州事變的決議》
材料3黨的策略路線,是在發動、團結與組織全中國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對當前主要敵人——日本帝國主義與賣國賊頭子蔣介石。 只有比較廣泛的反日民族統一戰線(下層的與上層的),才能戰勝帝國主義與其走狗蔣介石。——摘自1935年12月25日《中央關于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決議》
請回答:
(1)根據材料1,中國共產黨對統一戰線的態度是什么? (4分)
(2)閱讀材料2和3,指出“下層統一戰線”與“聯合戰線”相比其構成有何變化?說明這一變化的主客觀原因。(6分)
37.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人肉搜索”處于互聯網規范與現實社會法律監管的真空地帶,多年以來事件頻發,引起了社會各方強烈關注。“‘人肉搜索’是網絡優勢的體現,這是一種不可控的自由。” “拼命地去曝別人的隱私其實就是為了正義。” “很多時候那些不道德的事情讓人感到氣憤,之所以要把他找出來就是想給他點教訓。”互聯網上,“人肉搜索”不乏大量支持者。“人肉搜索”的對象林林總總,其中比較具爭議的還是對人的搜索。來自五湖四海、成千上萬個人通過不同途徑從不同角度對同一個人進行搜索挖掘,很快就能掌握這個人的所有信息。“網絡偵探”在尋找事實真相的同時,往往“暴露”當事人的照片、身份證號碼等個人隱私。 一位曾參與“人肉搜索”的網友說,“網絡環境比較寬松,體現的是信息的零距離,每個人都可以隨意表達自己觀點。” 反對者則指出,在大量“人肉搜索”事件當中,“網絡偵探”們已經超越了法律與道德的底線,侵犯當事人隱私權,而“人肉搜索”的衍生產品往往是威脅、中傷、暴露隱私等對當事人造成嚴重精神傷害的違法行為。 上海社科院互聯網研究中心的張健敏說,以“很黃很暴力”事件為例,被搜索者僅僅是個孩子,她的世界觀、人生觀尚未成熟,僅僅是因為某些話說得不夠得體,就淪為“人肉搜索”對象,遭遇了肆意的攻擊、侮辱,這種行為暴露了我國互聯網文化的某些畸誤與偏差。 社會學家于海也認為,執行“人肉搜索”的“網絡偵探”們往往是借著“行善、尋找真相”的名義去追究別人的過錯,卻在這一過程中越過了道德界限,其性質類似于“執行一種私刑”,從而違反了另一種更大的正義,這是互聯網上可能發生的事情。 “人肉搜索”能不能構成對相關當事人隱私的侵犯,法學博士后李建偉認為,從法律角度來說,主要看公布的信息屬不屬于個人隱私范疇,“這個界限其實很難界定”。
材料2 2010年10月中旬,深圳市律師協會就向全市律師發布通知,號召廣大律師報名參加《深圳市個人信息保護條例》立法項目組,據介紹,該協會受深圳市大人法工委的委托,由協會黨委組織起草《深圳市個人信息保護條例》,特此成立立法項目組,成員暫定5名,由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深圳分所徐飚律師擔任項目負責人。這也是深圳首次委托行業協會起草法律文件。如果該條例正式立項通過,將成為全國首部個人信息保護的法規。
根據以上材料請回答:
(1)以上案例反映出網絡生活的什么特點?(4分)
(2)怎樣認識網絡道德與現實社會道德的關系?(6分)
38.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尼日利亞是非洲比較大的產油國,也是世界第八大原油出口國,供應著美國15%的原油。以尼日利亞為中心的西非幾內亞灣被美國視為“后備油庫”。 英國外交大臣竟聲稱,“中國今天在非洲所做的,多數是150年前我們在非洲做的” 。 為什么英國《金融時報》要炒作所謂的中尼軍火交易?實際上,不僅僅是《金融時報》,當前大多西方媒體對中國在非洲的一舉一動都高度關注。而這種“關注”也反映出它們的一種不健康心態,即中國的到來會損害西方國家的切身利益,尤其是石油。 “中國在尼日利亞的一切舉動,更多是為了確保石油來源安全,而不是其他。”《金融時報》的報道援引美國駐尼前大使沃爾特·克林頓的話說。與多數觀察家一樣,克林頓認為,中國在非洲的存在不可輕視,需要拿出針對中國的長期政策。
材料2德國《經濟周刊》明確表示“中國的崛起為非洲創造了融入國際貿易和全球化的歷史機遇”。其中寫道:“中國……令非洲經濟在去年增長了5%以上,而且也將通貨膨脹壓縮到25年來的比較低水平。在非洲歷史上,以經濟投資形式流入的資金首次超過了以發展援助形式流入的資金(許多人認為這是非洲歷史的轉折點)。”“非洲有史以來首次掌握了自己的命運;而為這塊大陸創造這一絕佳契機的正是中國人。”這篇報道也坦承:“幾十年來,石油跨國公司在安哥拉實現了輝煌的經營業績,但并不關心這個國家的問題。”而中國雖然同樣開發能源,卻“也從農民、商販和手藝人的身邊經過,使他們終于可以去鄰近省份的市場出售產品,并提供服務”,而且“中國人在尼日利亞人跡罕至的乍得盆地開發了油田,西方企業一直認為開發那里過于困難”。有了這樣的對比,中國在非洲越來越受歡迎難道還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嗎? 分析人士認為,在某種程度上,2009年1月中國發布的《中國對非洲政策文件》正是對這些誣蔑的回擊。該文件讓非洲國家吃了一顆“定心丸”,大多數非洲人仍一如既往地把中國視為“全天候朋友”。
材料3西方學者對新殖民主義問題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在對新殖民主義的本質的認識上,許多學者與東方學者的觀點是相通的。他們認為:新殖民主義是在舊殖民體系解體和非殖民化運動取得成功后,西方發達國家對非西方國家實行間接統治的一種方式,是殖民主義在新時期的繼續和發展。但他們的表述和側重有所不同。例如,科林·利斯在《肯尼亞的欠發達:新殖民主義的政治經濟學》中指出:新殖民主義本質上就是一個國家的人民大眾受到外國資本通過非直接殖民統治的方式進行支配的一種體系。而斯塔夫里阿諾斯則說:“如果說殖民主義是一種憑借強權來直接進行統治的制度,那么新殖民主義就是一種讓予政治獨立來換取經濟上的依附和剝削的間接統治制度。”
根據以上材料回答:
(1)結合材料1說明英國外交大臣持什么觀點?(4分)
(2)結合材料2、3說明中國與非洲的關系的實質?(6分)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3
2012.01
專題三十 中國對非洲外交政策與所謂的“中國殖民論”有本質區別 【解題思路】 ......
31
2011.12
一、單項選擇題 1.【參考答案】 D 【考點說明】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矛盾同一性原理。 【......
31
2011.12
一、單項選擇題:1~16小題,每小題1分,共16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
31
2011.12
一、單項選擇題 1.【參考答案】 D 【考點說明】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時間的相對性特點。 ......
31
2011.12
一、單項選擇題:1~16小題,每小題1分,共16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
31
2011.12
一、單項選擇題 1.【參考答案】 A 【考點說明】 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