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報道:考后首發2012年考研真題及答案解析
專題十八
資本主義所有制及其本質
【解題思路】
1.所有制、所有權和產權的含義:
2.資本主義所有制及其本質;
3.資本主義被新的社會形態取代的根本原因;
4.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
5.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
【答案要點】
1.(1)生產資料所有制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比較具有根本
意義的問題。馬克思首先對生產資料所有制從經濟意義和法律意義上作了區分。經濟意義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實上生產資料歸誰所有、歸誰支
配,并憑借這種所有和支配實現生產和獲得剩余產品(利潤或超額利潤)。
經濟意義上的所有制以實際占有為基礎,體現了現實生產過程中的經濟
關系,并表現了經濟利益的實現形式。法律意義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
產資料的法律原則決定的。所有制關系上升到法律關系的高度,所有制
的現實經濟形態就具有了法律形態,即所有權范疇。所有權是一種排他
性的權利,它強制地規定了人們在經濟生活中對占有物行使權利的界限,
直接影響到現實經濟生活中生產資料的實際利用及其與勞動者的關系。
(2)所有制與所有權既有區別也有聯系。所有制是所有權的基礎,所
有制的性質和特點只能從現實的生產關系的實際運動中去把握和理解,
而不能從所有權出發去認識,所有制決定所有權,所有權是所有制的法
律形態,它反映著經濟關系的意志關系,這種意志關系的性質在根本上是
由經濟關系本身決定的。
(3)由上述法律意義中的所有權派生出來的財產權利就是產權,包括
使用權、轉讓權和收益權(又稱索取權,是從財產使用、財產轉讓中獲得收益的權利)。市場經濟條件下,一方面,產權的交易使得財產本身成為價值分配的法律依據;另一方面,信用制度和資本市場在生產資料與消費資料兩類財產之間建立起了相互轉化的橋梁。所以,財產所有權與占有權的分離與資本市場的職能,使得生產資料所有制情況也發生了變化。通
過資本市場的產權交易,生產資料所有者在不斷變化;通過資本市場兩頭
分別連接生產資料所有者與生產資料實際經營者的功能,出現了生產資
料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通過高度分散的資本市場,生產資料的所有者
也高度分散了。
資本主義歷經一百多年的發展,生產的社會化程度仍在進一步提高,
生產資料的占有也越來越社會化。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發展趨勢的科學論
斷,經受住了歷史的檢驗。
2.從歷史上看,奴隸社會制度、封建社會制度和資本主義社會制度
都是剝削制度,所不同的是,在不同的剝削制度下,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
結合方式不同。在奴隸社會,奴隸與生產資料的結合是以奴隸主對奴隸
的完全人身占有為基礎。在封建社會,農民與生產資料的結合是以農民
對地主的人身依附為條件。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和
勞動產品,而勞動者則一無所有,只能靠出賣勞動力為生。與以往的剝削
制度不同,資本家與工人的關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
于勞動者的完全的人身自由。資本家只能通過購買勞動力的方式,將出
賣了勞動力的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結合在一起進行生產并取得剩余價值。
在這里,生產資料和貨幣采取了資本的形式,生產資料的所有者成為資本
人格化的資本家,資本家與勞動者之間的關系是資本雇傭勞動的關系。
資本家憑借對生產資料的占有,在等價交換原則的掩蓋下雇傭工人
從事勞動,占有雇傭工人的剩余價值,這就是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實質。
3.資本積累的歷史趨勢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制
度的必然勝利。隨著資本積累的增長,一方面,資本主義生產愈來愈具有
社會性;另一方面,資本愈來愈集中于少數資本家手中,生產完全服從于
資本家追逐剩余價值的目的。這就使生產的社會性和資本主義的私人占
有形式之間發生了深刻的矛盾。隨著資本積累的不斷增長,這一矛盾日
益加劇.這是資本主義被新的、更能夠適應社會化大生產要求的社會形態
所取代的根本原因。
4.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和生產社會化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
義的基本矛盾。
在資本主義條件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
資本主義生產不斷社會化。但是,在資本家私人占有生產資料和剝削雇
傭勞動的生產關系中,社會化的生產力卻變成資本的生產力,變成資本之
后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勞動、生產剩余價值、實現價值增殖的能力。資本主
義基本矛盾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具體體
現。資本主義越發展,科學技術以至社會生產力越發展,生產社會化的程
度越高,不斷發展的社會生產力就越成為資本的生產力,資本就越來越集
中在少數資本家手里,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尖銳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5.生產相對過剩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本質特征。相對過剩是指
相對于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來說社會生產的商品顯得過剩,而不
是與勞動人民的實際需求相比的絕對過剩。
經濟危機的可能性是由貨幣作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但是
這僅僅是危機的形式上的可能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這種基本矛盾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第一,生產無
限擴大酌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的矛盾。第二,個
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
考試須知:2012考研時間安排 ♦應試技巧及考場須知 ♦首發2012考研真題
考前必看:準考證下載入口 ♦2012年考研考場規則 ♦2012考研考場查詢
復習備考:政治時事匯總 必背考點 預測試題 ♦ 英語作文預測 模板大全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3
2012.01
專題三十 中國對非洲外交政策與所謂的“中國殖民論”有本質區別 【解題思路】 ......
31
2011.12
專題二十九 中日釣魚島風波 【解題思路】 1.日本挑起釣魚島風波的原因; 2.西方又一次......
31
2011.12
專題二十八 二十國集團 【解題思路】 1.二十國集團崛起的原因; 2.中國在二十國集團的......
31
2011.12
專題二十七 人民幣匯率的改革與升值 【解題思路】 1.我國人民幣匯率改革的基本主張; ......
31
2011.12
專題二十六 中國GDP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 【解題思路】 1.正確認識中國GDP超越日本成為世......
31
2011.12
專題二十五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 【解題思路】 1.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