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報道:考后首發2012年考研真題及答案解析
卷一
多項選擇題:17~33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17、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可以概括為
A.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比較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B.致力于實現比較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馬克思主義比較鮮明的政治立場
C.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馬克思主義比較重要理論品質
D.實現共產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比較崇高的社會理想
18、蔣干盜書,使曹操為假象迷惑斬殺了比較為得力的水軍將領蔡瑁、張允,成為千古笑談;諸葛亮的空城計,使司馬懿痛失絕佳戰機,成為千古憾事。這兩個故事啟示人們
A.不要滿足于對事物現象的認識
B.假象是人們主觀想象出來的,沒有任何依據
C.要提高認識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自覺性
D.要把現象作為認識本質的向導,透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
19、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與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我們深化對創造價值的勞動的認識主要有
A.勞動的科技含量和知識含量增加了
B.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勞動在勞動總量中的比重增加了
C.在總的勞動消耗中,物化勞動的比重增加而活勞動比重相對減少了
D.第三產業中為生產服務部門的勞動在勞動總量中的比重增加了
20、當代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變化主要是
A.國家行政機構的權限不斷加強
B.政治制度出現多元化的趨勢,公民權利有所擴大
C.重視并加強法制建設
D.改良主義政黨在政治舞臺上的影響日益擴大
21、科學社會主義主要理論來源是
A.18世紀空想社會主義者的學說 B.19世紀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的學說
C.德國古典哲學 D.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
22、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先后回答了
A.走什么路、怎么走的問題 B.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
C.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D.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
23、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要特點有
A.廣泛民族性和階級矛盾復雜性 B.兩個政權和兩種軍隊帶有階級對抗性的合作
C.沒有書面的共同政治綱領和固定組織形式 D.處于有利而又復雜的國際環境之中
24、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是
A.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B.比較終實現共同富裕
C.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 D.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
25、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改革開放的目的就是要
A.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
B.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C.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D.發展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構建社會和諧,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26、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是
A.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在中國的統治
B.宣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和民國的建立
C.促使社會經濟、思想習慣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了新的變化
D.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為亞洲各國人民的革命斗爭提供了范例,推動了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27、抗日根據地“三三制”政權中的代表包括
A.共產黨員 B.地方實力派
C.中間派 D.非黨的左派進步分子
28、過渡時期總路線被稱為“一化三改”、“一體兩翼”的總路線,其中“兩翼”是指
A.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
B.實現對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C.實現“一五”計劃
D.實現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29、列寧說過,愛國主義就是由于千百年來各自的祖國彼此隔離而形成的一種極其深厚的感情。這句話應理解為
A.愛國是愛“自己”的祖國 B.愛國主義是一種極其深厚的感情
C.愛國主義是由于各自祖國彼此隔離而形成的D.愛本國反對也愛他國
30、在我國現階段,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就是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這是因為,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
A.能夠實現個人與社會的有機統一 B.是所有人都會自覺選擇的人生觀
C.是建立在歷史唯物主義基礎之上的 D.只是對共產黨員和少數先進分子的要求
31、下列關于依法治國的說法正確的是
A.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
B.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
C.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D.依法治國屬于政治文明范疇
32、5月24日—25日,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北京舉行。中美雙方進一步討論了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中美關系問題。中方強調,這種關系
A.應該是合作伙伴而不是對手、更不是敵手的關系
B.應該是和平共處而不是彼此防范遏制的關系;應該是互利共贏而不是損人利己的關系
C.應該是平等相待而不是一方服從甚至屈從另一方的關系;應該是坦誠溝通、相互理解信任、能夠理性客觀看待對方戰略意圖、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與重大關切,善于處理矛盾和分歧的關系
D.應該是對中美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都高度負責、不結盟、不針對任何第三方的關系
33、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提出了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A.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
B.社會建設明顯加強,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
C.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抵御風險能力顯著提高
D.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
卷二
多項選擇題:17~33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17.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總的根本的觀點和看法,不同的人由于其知識結構、社會地位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觀。下面屬于世界觀的有( )
A.吾心即是是宇宙
B.世界的一切都是為主體而存在的
C.物質決定意識
D.世界是普遍聯系的
18.唐代詩人顧況寫道:“冬青樹上掛凌霄,歲晏花凋樹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種禾終不生豆苗”。這首詩蘊含的哲理有( )
A.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是內因
B.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條件
C.事物變化發展有其內在的規律性
D.特殊的矛盾構成了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質
19.商品的內在矛盾有( )
A.商品和貨幣的矛盾
B.相對剩余價值形式與等價形式的矛盾
C.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
D.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
20.“由于歷史進程的曲折而不得不開始社會主義革命的那個國家愈落后,它由舊的資本主義關系過度到社會主義關系就愈困難。”這句話可以理解為( )
A.越是落后的國家越容易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
B.社會主義可能在比較落后的國家去得勝利
C.社會主義革命客觀條件成熟的程度相對社會主義過渡有重大的影響
D.社會主義在比較落后的國家的勝利必然帶來一些列新的課題
21.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調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作用表現在( )。
A.是社會主義制度意識形態的本質規定
B.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的思想基礎
C.是實現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推動力量
D.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核心內容
22.胡錦濤指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鍵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見實效。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我們應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完善現代產業體系應( )
A.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振興裝備制造業
B.優先發展信息產業,提升高新技術產業
C.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強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
D.加快發展現代能源產業和綜合運輸體系
23.溫家寶曾經在“兩會”記者招待會上就互聯網問題引用了兩句話:一句是蕭伯納說的“自由意味著責任”;一句是美國老報人賽蒙·斯特朗斯基說的“要講民主的話,不要關在屋子里只讀亞里士多德,要多坐公共汽車和地鐵”。這兩句話的本質含義( )
A.中國人民享受廣泛的權利和自由
B.民主是具體的
C.民主要受歷史文化傳統的制約
D.關在屋子里讀亞里士多德的人沒有自由
24.美國眾議院置中美關系大局和國際關系準則于不顧,悍然通過《加強臺灣安全法》法案,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強烈憤慨和堅決反對,因為美眾議院的行徑實質上( )
A.違背了美國人民的愿望,也不符合美國利益
B.是進一步干涉中國內政,阻撓中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完成
C.企圖強化美臺軍事關系,為增加售臺先進武器提供法律依據
D.是霸權主義的表現
25.改革開放這場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使我國成功實現的偉大轉折是( )
A.從人民公社制度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B.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
C.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D.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26.衡量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也是每個國家走向繁榮昌盛的兩個不可缺少的飛輪是指( )。
A.外交軟實力
B.科學技術實力
C.國民教育水平
D.經濟硬實力
27.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臺灣人民同大陸人民同根、同宗、同源,承繼的是相同的文化傳統。以下關于臺灣問題表述正確的是( )。
A.臺灣問題是中國國內戰爭遺留下來的問題
B.臺灣問題實質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C.臺灣問題至今沒有解決是由于美國等外國勢力的阻撓和臺灣當局抗拒統一
D.毛澤東曾經表示,臺灣當局只要一天守住臺灣,不使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大陸就不改變對臺實行“一綱四目”等和平政策
28.新三民主義成為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其“新”的主要表現為( )
A.突出了反帝內容
B.強調民權為一般平民所有
C.滿足了農民的土地要求
D.提出改善工農生活狀況
29. 1905年8月20日,孫中山和黃興、宋教仁等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這是近代中國第一個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全國性政黨,孫中山被公舉為總理。同盟會以《民報》為機關報,并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十六字為革命綱領。11月,在《民報》發刊詞上,孫中山將同盟會的綱領概括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并對其作出了解釋。其中民族主義和民生主義包含的內容是( )。
A.驅除韃虜
B.恢復中華
C.創立民國
D.平均地權
30.李大釗曾經指出:“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然高高興興地走,走到崎嶇的境界,愈是奇趣橫生,覺得在此奇絕壯絕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種冒險的美趣”,“要知在艱難的國運中建造國家,亦是人生中比較有趣的事”。對這段話理解正確的是( )
A.一個革命者要樹立為國家和民族獻身的社會理想
B.追求理想要不斷磨練自己的意志和毅力
C.實現理想要有艱苦奮斗的精神
D.堅定的信念是實現理想的充分條件
31.憲法比較主要的特征可以歸納為( )
A.在規定的內容上,憲法規定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的比較基本的原則,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組織及其運作的原則
B.在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上,憲法具有比較高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
C.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活動的比較高法律依據和行為準則
D.在規定事項的范圍上,包括社會事務的所有內容或者情形成為特別法的母體
32.2010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將我國人才培養的指導方針確定為( )。
A.服務發展、人才優先
B.統籌規劃、分步實施
C.以用為本、創新機制
D.高端引領、整體開發
33. 2010年4月15日,“金磚四國”領導人第二次正式會晤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舉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巴西總統盧拉、印度總理辛格出席。胡錦濤就中國發展問題提出( )
A.中國的發展任重道遠
B.中國的發展只能也必然是和平發展
C.中國的發展是開放共贏的發展
D.
中國的發展史負責任的發展
卷三
多項選擇題:17~33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17.做任何事情都要“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這句話體現的哲理是( )
A.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 B.客觀實際是認識的對象
C.書本知識是不重要的 D.要事事取得直接經驗
18.唯心主義認為世界是( )
A.自身存在著的世界 B.“絕對精神”的產物
C.沒有規律的客觀事物的堆積 D.人的主觀意識的產物
19.“嫦娥二號”衛星于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并獲得了圓滿成功。這說明( )
A.事物的本質與規律是可以被認識和把握的
B.可以創造出符合人的需要的理想客體
C.主體具有能動性
D.價值實現必須以客觀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屬性為現實基礎
20.在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相對過剩人口的基本形式有( )
A.流動的過剩人口 B.潛伏的過剩人口
C.停滯的過剩人口 D.發展的過剩人口
21.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先后回答了( )
A.走什么路、怎么走的問題 B.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
C.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D.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
22.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容是( )
A.第一要義是發展 B.核心是以人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 D.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23.尊重實踐、尊重群眾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根本體現。這是因為( )
A.黨的思想路線的內在包含了實踐標準,群眾路線的內容
B.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尊重實踐就必須尊重人民群眾
C.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
D.歷史全部是由人民群眾創造的
24.在抗戰時期。我黨建立了“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權,在政權組成人員上共產黨員、進步分子、中間分子代表的階級主要是( )
A.無產階級和貧農 B.開明紳士
C.小資產階級 D.民族資產階級
25.中國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經濟條件是( )
A.近代中國資本主義及現代化工業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B.通過沒收官僚資本建立了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
C.中國共產黨成為新中國的執政黨
D.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各級政權的建立
26.對抗日根據地實行的土地政策描述正確的有( )
A.地主減租減息 B.農民交租交息
C.沒收地主土地 D.廢除封建剝削,滿足農民對土地的要求
27.《論十大關系》提出共產黨和其他民主黨派要實行的方針是( )
A.長期共存 B.互相監督 C.肝膽相照 D.榮辱與共
28.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的重大決定有( )
A.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實行改革開放上來
B.恢復了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優良傳統,審查解決一些重大歷史遺留問題
C.全會決定在黨的生活和國家政治生活中加強民主,成立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D.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29.愛國主義之所以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力量源泉,是因為( )
A.祖國給個人的成長發展創造條件 B.祖國發展的目標與個人目標完全一致
C.祖國為個人實現人生價值提供舞臺 D.祖國為個人發展指明方向
30.錢學森是功勛卓越的科學家,被評為“兩彈一星”的功臣,受到國家的表彰。在榮譽面前,他是這樣說的:“說是表彰我對中國火箭導彈技術、航天技術和系統工程論方面所做的一切工作。我想這里面‘中國’兩個字是比較重要的。”這個事跡說明( )
A.科學的無國界性,無損于科學家與自己的祖國命運攸關的親緣聯系
B.愛國主義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力量源泉
C.科學的無國界性,不等于科學運用的無國界性
D.科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屬于全人類的財富,理應為全人類服務
31.下列關于法的特征,說法正確的是( )
A.法律區別于道德規范、宗教規范等其他社會規范的首要之處在于,它是由國家創制并保證實施的社會規范
B.國家創制法律規范的方式是制定
C.法律的國家強制性,表現為國家對違法行為的否定和制裁
D.國家強制力并不是保證法律實施的唯一力量
32. 2010年3月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選舉法》的決定,使得城鄉居民在選舉全國人大代表方面實現了“同票同權”。此舉意味著( )。
A.我國的民主法制建設取得了新進展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了新發展
C.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建設邁出了新步伐
D.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在不斷落實
33. 2010年10月15日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更加注重( )
A.以人為本 B.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C.統籌兼顧 D.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4
2012.01
2012年考研開考已進入最后一的倒計時,跨考教育楊鳳芝根據多年考試輔導經驗,對歷年大作文命題進行......
27
2011.12
2011年1月18日至21日,胡錦濤主席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在華盛頓同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會談。兩國發......
27
2011.12
2011年9月2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出席中印戰略經濟對話首次會議的印度計劃委員會......
27
2011.12
2011年5月22日上午,溫家寶出席了在東京迎賓館舉行的第4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并出席了之后舉行的三......
27
2011.12
新殖民主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西方強國對非西方國家實施的一種侵略政策和手段。在民族解放運動的......
27
2011.12
2011年6月以來,中國與周邊國家在南海問題上爭端又起,越南、菲律賓等國均以不同方式主張自己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