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鄧小平理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堅持和發展、創新。
這是第一章"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中修改新增的考點。在2001年考試大綱中的提法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的統一的科學體系。"2002年新考綱中這一考點的修改,更能全面地說明鄧小平理論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之間的繼承與發展的關系。
首先是鄧小平理論繼承、堅持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以及觀察問題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這一點很重要,就是鄧小平強調的 "老祖宗不能丟"。從這個意義上也就是說他們是"一脈相承的科學體系"。
但是,鄧小平理論又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創新、發展。就是說,鄧小平在堅持、繼承的基礎上,面對新情況、新問題,總結新的經驗,回答了當代中國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嶄新的理論觀點,對馬克思主義寶庫作出了新貢獻。
鄧小平理論的發展創新,內容很豐富。黨的十四大報告全面論述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九條內容。十五大報告又闡述了鄧小平理論上的發展、創新,比較突出的理論貢獻是: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關于"一國兩制"統一祖國理論等等。
二、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的意義和方向
這是第四章第二節中的第一個考點,2001年考試大綱中的提法是"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現改為"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相應地與此相關的標題也作了修改。經濟結構的提法比產業結構更寬廣,經濟結構包含了產業結構、所有制結構、地區結構和城鄉結構。這一修改體現了"十五"計劃綱要的精神。
我國經濟發展中碰到的比較大問題是經濟結構不合理,重復建設,大而全、小而全;農業基礎薄弱,高新技術落后,第三產業發展滯后;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等等。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效益的提高和企業國際競爭力的增強,所以"十五"計劃綱要確定,把結構調整作為主線,通過對經濟結構進行全方位的戰略調整,提高經濟效益,提高國民經濟的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向是:
1、調整產業結構,加強第一產業,調整提高第二產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
2、調整所有制結構,以公有制為主體,發展多種經濟成分。
3、調整地區結構,實施西部大開發,促進東西部經濟協調發展。
4、實施城鎮化戰略,促進城鄉共同進步。
三、提高農民收入,實施城鎮化戰略,促進城鄉共同進步。(從略)
四、加快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建設,調整和優化工業內部結構,振興支柱產業,發展高科技產業。(從略)
五、實施以德治國,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從略)
六、按照"三個代表"的思想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性。
這是第十三章第二節新增加的一個重要考點。
"三個代表"的思想是江澤民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江總書記指出,黨應"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比較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這是對黨的建設理論,乃至整個社會主義建設理論所作出的創新性貢獻。
"三個代表"的思想,是對黨的性質、宗旨和根本任務的新概括,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新發展,是在新形勢下對黨的建設提出的新要求。講"新概括",因為"三個代表"的思想不僅科學地總結了世界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成敗的經驗教訓和我們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經驗,而且把這些歷史經驗同新時期所承擔的歷史任務,以及為完成這些任務而確定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聯系起來,進一步指明了黨的建設的方向;講"新發展",因為"三個代表"的思想依據馬克思主義關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基本原理,著眼于新的世紀,從社會發展規律和黨的根本性質的高度,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政黨、階級和群眾的學說;講"新要求",因為"三個代表"的思想在進一步強調黨代表中國比較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同時,鮮明地提出了黨要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和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充分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時代精神。
"三個代表"的思想是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先進生產力從根本上決定影響先進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先進文化滲透到先進生產力之中,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是比較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三個代表"的關鍵是能否"代表先進",黨要始終站在時代潮流發展的前列。
總之,"三個代表"的思想從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滿挑戰和希望的21世紀,我們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在實踐中,對于黨的思想建設、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現實意義。所以,江總書記說,這"三個代表"的思想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目的是要使我們黨永遠保持先進性、戰斗力和創造力。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23
2011.06
1、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代西方哲學 (1)現代西方哲學是和馬克思主義哲學有根本區別的哲學體系......
23
2011.06
(本文為摘要稿,原文共11頁) 第一章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 1、馬克思列......
23
2011.06
復習和考試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復習為了考試,復習是基礎,考試是目標,只有復習好,才有可能考試好......
23
2011.06
考研政治涉及“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毛澤東思想概......
23
2011.06
辨析題(理) 1.是否承認社會歷史的規律性,是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根本對立。 2.新民主......
23
2011.06
政治,是文理科無法擺脫的必考科目,也是考研成功與否的關鍵一環。關于考研政治書籍的選擇,我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