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權威招生服務平臺
新東方在線

2011年考研政治沖刺:社會主義建設

來源:育路教育網 時間:2010-12-24 09:26:10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政治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探索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開端1956年是我國歷史發生重要轉變的一年。這一年,從國際上看,西方國家全面對華封鎖遏制的局面有所松動,中國的和平外交政策初見成效,新的侵華戰爭和新的世界大戰,短時期內打不起來,這為國內和平建設提供了保證。在國內,社會主義改造基本結束,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已經建立,馬克思主力在意識形態領域占據了主導地位。這標志著我國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了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開始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時期。中國是一個經濟文化落后、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發展極不平衡的國家。社會主義制度建立起來后,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將全面鋪開,客觀上提出了把黨的工作重心從社會革命轉到經濟建設上來的要求。探索在中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道路,是一個十分艱難的過程,需要經歷復雜的考驗。當時中國主要面臨兩大問題:一是如何處理好社會主義條件下的階級斗爭問題;一個是如何處理好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規模和速度問題。由于我們對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艱巨性和復雜性認識不足,準備不夠,我們未能避免大的曲折。

    二、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新中國成立初期,因為沒有經驗,在經濟建設上只得學習甚至照搬蘇聯的做法。1956年2月召開的蘇共二十大,進一步暴露了蘇聯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存在的缺點和錯誤。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共產黨人決心走自己的路,開始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1956年4月初,在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上,毛澤東提出:我認為比較主要的教訓是獨立自主,調查研究,摸清本國國情,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我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制定我們的路線、方針、政策,F在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要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出在中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正確道路。

    毛澤東提出的關于實行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的任務,為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導原則。

    三、《論十大關系》的發表毛澤東在1956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5月2日比較高國務會議上作了《論十大關系》的報告。這成為同年9月召開的中共八大的指導思想,也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始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標志。毛澤東說:“比較近蘇聯方面暴露了他們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一些缺點和錯誤,他們走過的彎路,你還想走?過去我們就是鑒于他們的經驗教訓,少走了一些彎路,現在當然更要引以為戒。”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必須走自己的道路。報告報告闡述了經濟政治十個方面關系,指出這十大關系,圍繞一個基本方針,即調動一切積極的因素,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具體說:① 社會主義是廣大人民群眾的事業。工人、農民是人民群眾的主體,建設社會主義,首先必須依靠工農群眾,充分調動工農群眾的積極性;同時,必須鞏固各民族的團結,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還應當與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加強統一戰線工作。他并且提出,要盡可能地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② 毛澤東在論述十大關系的前三條時指出:在把重工業作為國內建設重點的同時,要更多地發展農業、輕工業,并處理好沿海工業與內地工業、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關系,從而對中國工業化道路的問題作出了創造性的論述。第四、五條講國家、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的關系、中央和地方的關系,開始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問題,認為我們不能像蘇聯那樣,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而應當有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應當使各個生產單位有一個與統一性相聯系的獨立性。后五條講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系,黨和非黨的關系,革命與反革命關系;是非關系;中國與外國關系。這都屬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中調動積極性的問題。

    ③ 在論述中國和外國的關系時,提出"向外國學習"的口號,強調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但不能一切照搬。

    意義:《論十大關系》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始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標志,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從經濟方面(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導方針,為中共八大的召開作了理論準備。

    ★四、中共八大路線的制定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毛澤東致開幕詞,劉少奇作政治報告,周恩來作關于國民經濟發展第二個五年計劃建議的報告,鄧小平作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主要內容:① 大會正確地分析了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國內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指出: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黨和全國人民的當前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來解決這個矛盾,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② 在經濟建設上,大會堅持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方針。陳云提出了“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思想,即: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是主體,一定數量的個體經營為補充;計劃生產是主體,一定范圍的自由生產為補充;國家市場是主體,一定范圍的自由市場為補充。這個思想為大會所采納,并寫入決議。

    ③ 在政治建設上,提出要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使黨和政府的活動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④ 在執政黨建設上,強調要提高全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水平,健全黨內民主集中制,堅持集體領導制度,反對個人崇拜,發展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強黨和群眾的聯系。

    意義:中共八大為全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制定的路線是正確的,它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提出的許多新的方針和思想富于創造精神。大會集中全黨智慧總結提出的探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成果,對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黨的事業的發展有著長遠的指導意義。

    隨后召開的中共八屆一中全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為副主席,鄧小平為總書記,由他們組成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

    中共八大后,中國共產黨在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同年12月,毛澤東提出,可以消滅了資本主義,又搞資本主義,并把這稱作"新經濟政策".這個意見得到了劉少奇、周恩來等領導人的贊同。

    五、《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發表發表背景: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不少人對新的社會制度還不能馬上適應,再加上黨和政府的一些工作部門存在著主觀主義、官僚主義作風,引起一些群眾的不滿。1956年下半年,一些地區出現了工人罷工、學生罷課、農民退社等情況。與此同時,國際上出現的波蘭、匈牙利事件,也在國內引起一些人的思想波動。各級領導干部對此缺乏思想準備,或者束手無策,或者習慣于把一些鬧事問題作為敵我矛盾來處理。

    是1957年2月7日,毛澤東在比較高國務會議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發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講話,系統闡明了社會主義社會的重大理論問題(矛盾學說)。主要內容:第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會主義社會充滿著矛盾,正是這些矛盾推動著社會主義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第二,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可以通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自我調整和自我完善不斷地得到解決。

    第三,社會主義社會存在兩類矛盾,即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前者是對抗性的,要用強制性的專政的方法來解決;人民內部矛盾,在勞動人民之間是非對抗性的,在被剝削階級和剝削階級之間除了對抗性的一面以外,還有非對抗性的一面。人民內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說服的、教育的、“團結——批評——團結”的方法去解決。

    第四,指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提出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各項具體方針: 在日常政治生活方面,實行團結、批評、團結的方針;在經濟生活中,實行統籌兼顧、適當安排的方針;在與民主黨派關系上,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在科學文化領域,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毛澤東提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有一個重要的指導思想,這就是:“團結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一場新的戰爭——向自然界開戰,發展我們的經濟,發展我們的文化,使全體人民比較順利地走過目前的過渡時期,鞏固我們的新制度,建設我們的新國家”。

    意義:《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是一篇重要的馬克思主義文獻。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毛澤東第一次系統闡述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問題。首次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概念,創造性地闡述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學說,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發展,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對中國社會主義事業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

    六、整風運動和反右派斗爭整風運動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下發《關于整風運動的指示》,提出整風的主題: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整風的內容:反對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整風的形式:開門整風。整風的目的:毛澤東在1957年7月撰寫的《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勢》一文中提出的"要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通稱"六有"政治局面,)。 進行整風和提出建設"六有"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線的繼續和發展,是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新成果。

    反右派斗爭1957年整風運動中,人們提出的各種意見,絕大多數是誠懇的。但確有極少數資產階級右派分子乘機向黨和社會主義制度發動進攻。他們詆毀黨和國家的領導,有人甚至散布煽動性和威脅性言論。6月8日,中共中央發出組織力量反擊右派分子進攻的黨內指示,《人民日報》同日發表題為《這是為什么?》的社論。一場全國規模的群眾性反右派運動全面展開。

    對反右派斗爭的評價:對極少數右派分子的進攻實行堅決反擊,是完全正確的和必要的。在涉及重大政治原則的大是大非問題上如果不能旗幟鮮明,就會造成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混亂。這方面黨取得的經驗,是寶貴的,有長遠意義的。但是反右派斗爭被嚴重地擴大化了。

    反右派斗爭嚴重擴大化的一個重要影響,是1957年10月至11月召開的中共八屆三中全會開始改變黨的八大關于社會主要矛盾的正確判斷,認為當前國內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后來召開的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正式確認了這個判斷。這一理論上和指導思想上的失誤造成了長時期的嚴重后果。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有用

25人覺得有用

閱讀全文

2019考研VIP資料免費領取

【隱私保障】

育路為您提供專業解答

相關文章推薦

24

2010.12

2011年考研政治沖刺:探索中的嚴重曲折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政治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24

2010.12

2011年考研政治沖刺:選擇社會主義道路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政治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24

2010.12

2011年考研政治沖刺:社會主義過渡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政治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24

2010.12

考研英語高分“核心”:長難句翻譯六大技巧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英語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24

2010.12

2011年考研英語作文素材:學校教育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英語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24

2010.12

2011考研英語作文素材:電信(Telecommuting)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英語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么要報考研輔導班? 如何選擇考研輔導班? 考研輔導班哪個好? 哪些北京考研輔導班靠譜? 2019考研輔導班大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 制服丝袜国产一区在线播放 | 香港三日本少妇三级人妇9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中文强 | 亚洲欧美人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精品天堂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