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22】2007N010A C02通過呼吸膜的速度比O2快的主要原因是
A.原理為易化擴散
B.分壓差比02大
C.分子量比O2大
D.在血中溶解度比02大
【例23】2001N011A、2000N010A與C02比較,O2在體內(nèi)的擴散系數(shù)
A.較大,因為02與血紅蛋白結(jié)合
B.較小,因為02的溶解度低
C.較大,因為02的分壓梯度大
D.較小,因為02的分子量小
E.二者基本相同
【例24】1998N09A C02通過呼吸膜擴散的速率比O2快20倍,主要原因是C02
A.為主動轉(zhuǎn)運
B.易通過呼吸膜
C.分壓梯度比較大
D.分子量比O2大
E.在血中溶解度較大
【例25】1994N025A正常人體氣體交換的關(guān)鍵因素是
A.生物膜的通透性
B.氣體的溶解度
C.交換部位兩側(cè)氣體的分壓差
D.通氣/血流比值
E.溫度
【例26】1992N052A決定肺部氣體交換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氣體的溶解度
B.氣體和血紅蛋白的親和力
C.氣體分子量的大小
D.肺泡膜的通透性
E.氣體的分壓差
3.肺換氣
肺換氣是指肺泡與肺毛細血管之間的氣體交換。
(1)肺換氣過程
02和CO2的交換都是以擴散方式通過細胞膜實現(xiàn)的。氣體總是順分壓差進行擴散。在肺泡,O2從分壓高的肺泡通過呼吸膜擴散到血液,而C02則從分壓高的毛細血管血液中擴散到分壓低的肺泡中。02和C02在血液和肺泡間的擴散極為迅速,不到0.3s即可達到平衡。
(2)影響肺換氣的因素
①呼吸膜的厚度肺換氣的結(jié)構(gòu)基礎(chǔ)是呼吸膜(肺泡.毛細血管膜)。呼吸膜由6層組成:含肺泡表面活性物質(zhì)的液體層、肺泡上皮細胞層、上皮基底膜、基質(zhì)層(肺泡上皮和毛細血管膜之間的間隙)、毛細血管的基膜、毛細血管內(nèi)皮細胞層。
正常情況下,呼吸膜平均總厚度只有0.6μm,有的部位只有0.21μm,氣體容易通過。 氣體擴散速率與呼吸膜厚度成反比,呼吸膜越厚,單位時間內(nèi)交換的氣體量越少。
②呼吸膜的面積氣體擴散速率與擴散面積成正比。正常成人,兩肺約有3億個肺泡,總擴散面積達70m2。運動時,擴散面積增大;肺不張、肺實變、肺氣腫時擴散面積縮小。
③通氣/血流(v/Q)比值是影響肺換氣的重要因素。

生理情況下,由于肺內(nèi)肺泡通氣量和肺毛細血管血流量分布不均,因此各部位的V/Q比值也不相同。如肺尖為3.3,肺底部為0.63,但由于呼吸面積儲備較大,因此并不明顯影響氣體交換。
肺氣腫病人,由于許多細支氣管阻塞和肺泡壁的破壞,上述兩種V/Q比值異常的情況都可能發(fā)生,致t肺換氣效率受到極大影響,這是造成肺換氣功能異常比較常見的原因。
(3)肺擴散容量(DL)是指在單位分壓差(0.1333kPa、1mmHg)的作用下,每分鐘通過呼吸膜擴散的2體的毫升數(shù)。DL是衡量呼吸氣體通過呼吸膜能力的一種指標。
正常成人安靜時,02的DL平均約為20ml/(rain·mmHg),C02的DL約為O2的20倍。
【例27】2003N07A下列關(guān)于通氣/血流比值的描述,正確的是
A.為肺通氣量和心輸出量的比值
B.比值增大或減小都降低肺換氣效率
C.人體直立時肺尖部比值較小
D.比值增大猶如發(fā)生了動-靜脈短路
E.比值減小意味著肺泡無效腔增大
A.肺活量
B.時間肺活量
C.每分通氣量
D.肺總?cè)萘?
E.肺泡通氣量
【例28】1999N0958真正的有效通氣量是
【例29】1999N0968評價肺通氣功能較好的指標是
A.潮氣量
B.肺活量
C.時間肺活量
D.通氣/血流比值
E.肺擴散容量
【例30】1992N0898、1989N0918測定肺換氣效率的較好指標是
【例31】1992N0908、1989N0928評價肺通氣功能的較好指標是
注意:
①測定肺通氣功能較好的指標為時間肺活量。
②從氣體交換的意義來說,評價肺通氣功能比較好的指標是肺泡通氣量。
③測定肺換氣功能較好的指標為V/Q比值。
④氣體交換的關(guān)鍵因素是交換部位兩側(cè)的壓力差。
結(jié)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zhuǎn)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