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6日,剛剛出爐的“中國最具生命力百強企業”榜單中,中國平安保險集團(以下簡稱“中國平安”)憑借其在業內持續的創新發展能力,再獲冠軍,這已是他們連續第三次蟬聯冠軍。可誰能相信," />
育路高考網,提供查院校、選專業、填志愿,高考擇校路線規劃服務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擇校

微信公眾號
高校招生公眾號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 : 8:00-20:00

樹行業典范 創基業百年

2007-10-15 00:00:00 來源:
 采訪:陳斌
  2006年8月6日,剛剛出爐的“中國最具生命力百強企業”榜單中,中國平安保險集團(以下簡稱“中國平安”)憑借其在業內持續的創新發展能力,再獲冠軍,這已是他們連續第三次蟬聯冠軍。可誰能相信,如今這家擁有3500億元資產、躋身國際大型金融保險機構之列的企業,18年前還只是深圳蛇口一家資產不足5000萬、員工不足20人的股份制保險公司。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中國平安的20年巨變?對此,平安人自有心得:只有從深沉、豐富的企業文化和專業化、國際化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汲取營養,才能贏得企業發展壯大的“枝繁葉茂”。
  
  平安保險發展簡史
  1988年,成立于深圳蛇口,開辦財產保險業務。
  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更名為“中國平安保險公司”。
  1994年,在國內金融保險業中率先引入摩根和高盛戰略投資者,開展壽險業務。
  1996年,平安證券公司、平安信托公司和平安海外控股公司成立。
  1997年,經國務院批準,更名為“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費收入突破人民幣100億元。
  2000年,總資產突破人民幣500億元。
  2002年,引入匯豐集團戰略投資者,總資產突破人民幣1000億元,保費收入突破人民幣500億元;同年,成立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經國務院同意、保監會批準,正式成立“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以保險為核心的,融證券、信托、銀行、資產管理、企業年金等多元金融業務為一體的緊密、高效、多元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
  2004年,平安銀行成立。
  2006年6月,中國平安總資產達人民幣3587.18億元,凈利潤為41.62億元,就保費收入而言,平安壽險成為中國第二大壽險公司,平安產險成為中國第三大產險公司。
  2006年7月20日,中國平安市值超過1500億港元,旗下各專業子公司共為3700多萬名個人客戶及約200萬名公司客戶提供了保險保障、投資理財等多種金融服務,位居國際大型金融保險機構之列。
  
  企業是樹 文化是根
  
  把產品價值與文化價值結合在一起,把經營與文化結合在一起,是一個成功企業的最高境界。
  ——馬明哲
  走進中國平安總部,莊重、典雅的文化氣息讓人感到既凝重又親切。每天開晨會的督導廳內,孔子與愛因斯坦的雕塑被赫然安置在正前方一米多高的花崗巖石座上。張衡、祖沖之、陶行知、李四光的雕像和哥白尼、伽利略、諾貝爾、愛迪生的雕像分列兩旁。中國平安那種“融會中國和西方最優秀的文化傳統、形成自己的現代企業人文精神”的追求,由此可見一斑。然而,這只是中國平安企業文化建設的淺層表現之一,其真正魅力還需結合中國平安的發展歷程細細品味。
  
  創業期:確立文化基調
  1988年,誕生伊始的平安就面臨三大難題一缺保險專業人才,二缺經驗、制度和方法,三缺充足的保險資本金。其中,又以人才缺乏為最。他們也曾試著到全國各大中城市登報招聘,但由于企業缺乏知名度,不是應者寥寥,就是空手而歸。對于一個一切都處于摸索期的新生企業,用什么辦法才能解決這個根本性難題?
  在平安的領導者馬明哲看來,一個企業要成功,就必須構建成功的企業文化,而這需要全體員工在共同的奮斗經歷中逐步形成。在嚴峻的現實面前,平安的創業者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靠對客戶的真誠之心和對工作的拼搏精神,才能證明自身非同一般的生命力。他們把當年深圳“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那句著名口號融入行動,秉持“以心感人,人心歸”的理念,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艱苦的創業中去,赤膽忠心地向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就在此時,平安企業文化在這些創業者心中和平安初期的創業實踐中,悄然生出細微的根須。
  企業文化一旦萌生,即使尚不成形,其所進發出的精神感召力和意志推動力,常常也能發揮顯著作用,尤其在人員和物質匱乏的創業階段。當時,平安人提出“先生產,后生活”的口號,白天每人頂著烈日騎著自行車,走街串戶,連續工作十多個小時,沒有人叫苦叫累:晚上,他們常常工作到深夜,也沒人說過一句怨言。遇到臺風,不用領導下命令,所有員工都會自發地跑到客戶那里通知訊息,為客戶檢查風險隱患……艱苦條件下的拼搏精神和對客戶無微不至的關愛之心,形成了平安公司獨特的文化場,把全體創業者的心凝聚成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也把社會上關注的目光轉化成一次次良好的發展機遇。
  隨后,他們積極進行了機制創新。其一,大膽借鑒國內外保險業的先進經驗,按照國際慣例建立了既能采納多家股東意見,又能集中統一領導、政企分離的全新領導機制。其二,建立起“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工資能高能低”的管理機制,將晉升和工資、員工績效直接掛鉤,努力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這一系列改革舉措使人們看到了平安在新體制和新機制推動下的前景和希望,引來眾多專業人才的紛紛加盟,他們也為平安帶進了先進的經驗和技能,初步打開了吸引人才的局面。
  在這一階段,中國平安根據自身價值觀念以及市場競爭環境,將競爭和創新意識根植于企業管理,奠定了企業文化的發展基調,也以此滋養了剛剛“蹣跚學步”的平安。
  
  成長期:博采眾長兼收并蓄
  上世紀90年代初,改革開放后才開始萌生的商業保險業在我國還是一個新興行業,中國平安與國外已有數百年歷史的資深同業相比,顯得更為稚嫩。正因如此,胸懷鴻鵠之志的中國平安在獲得全國經營權后,在企業文化方面兼收并蓄,一邊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從中汲取營養,一邊將目光瞄準國際同行的先進模式,大膽推行“拿來主義”,更將“建設國際化保險企業”的理念貫穿于公司發展全程。
  那時,平安已經形成了一套以“十個不準、九個必須”為代表的嚴格管理制度,規范了員工的言行。但馬明哲仍在各種場合不止一次地指出:“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自我超越的價值追求,沒有道德的自覺和文化的制約,縱使管理制度嚴密,也終是烏合之眾。”
  企業領袖的胸襟和韜略深深影響著平安人的思想和行動。回眸歷史,平安人發現,中華民族之所以優秀,原因之一便是歷經兩千多年的儒家學說一直綿延傳承,形成了炎黃子孫從古到今共同遵循的準則:企業要想把開創時期艱苦奮斗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下去,就應該扎根儒學、古為今用。可以說,用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打造平安的企業文化,不失為保證企業之樹常青的上佳選擇。
  于是,平安從儒家學說那里傳承了“仁、義、禮、智、信、廉”,作為企業經營的基本價值取向:以“仁”為本,提倡人與人之間和睦友
(閱讀次數: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錄取幾率測評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91557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日韩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 色老大综合久久综合热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老熟女 | 婷婷色五月综合激情六月导航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