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2009年地理大綱解讀:僅修正個別措辭
天利考試信息網特邀專家:河北獻縣第一中學 王博基
09年的地理大綱基本繼承了08年的考綱,只是在“世界地理分區”的考點中,修正為“歐洲的東部和北亞”,08年的表述為“歐洲的東部和北歐”,這樣就與教材相對應了,避免考生產生誤解。其他考點與去年完全相同。
復習建議:
從近幾年的高考地理試題來看,雖然每年的試題內容各異,但經過仔細分析,頗能給人一種“年年歲歲花相似”的感受。高考以能力立意為主,試題以問題立意入手,為有效地考查能力的需要,肯定要命制出背景新穎的試題,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訓練過程中要努力體會地理學科的思維特點,總結解題規律和技巧,有意識、有目的、有針對性地科學訓練,提高解題能力。
1.回歸教材,夯實雙基。我們通過研究考綱和高考試題,可以發現所有的高考命題的一個重要規律:教材是高考命題的發源地,歷年來高考命題的一個不變的原則就是“取材于課本,但又不拘泥于課本”,而且許多高考試題的答案就是教材語言。因此在沖刺階段的備考中,我們必須回歸課本,通過課本落實雙基,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2.加強地理規律與區位原理的歸納。考生應在教師的指導下對主干知識進行梳理,一般而言考生應熟練掌握五大地理規律:即地球運動規律、大氣運動規律、地殼運動規律、水體運動規律、地理環境的分異規律。準確運用四大區位理論:即農業、工業、城市、交通區位理論。
3.加強區域定位,注重熱點滲透與薄弱點補缺。圖像考查是地理高考題的主要特征,所以考生要學會運用經緯度、海陸輪廓形態、地形、河流分布及政區邊界等方法進行區域定位。同時,適當滲透社會熱點,如汶川地震、北京奧運、航天基地、滬寧杭和環渤海與珠三角三大經濟區、中東地區、美國金融危機等熱點和焦點地區。
4.適當強化訓練,提高讀圖能力。提供大量新素材、新信息,設置新情景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分析解決問題的地理思維能力已經成為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的顯著特色。考試說明中明確要求考生要具有“使用和分析各種資料,進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認定、判斷及反思”的能力,獲取有效信息成了解題的關鍵之一。為此在認定圖表材料時應該遵循以下原則:仔細、完整,要做到“窮盡一切圖文信息”,不丟掉任何一個信息點,包括容易被忽略的圖例、注記、標題說明等。切忌馬馬虎虎,“讀不準、看不清”。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