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春考報考人數三年內減少六成多
2008-12-26 10:03:30
來源:
新聞晚報報記者
錢鈺 張騫 李征
春考 “人氣不旺”已是不爭的事實,近4年來上海春考的招生人數和報考人數呈現下滑態勢:2006年計劃招生2725人,報考人數達12022人;2009年這一數字已減少到950人,報考人數也相應降至4500多人。
春考的出路在哪兒?是維持現狀、大力改革還是干脆取消?本期周刊請來多位專家為此出謀劃策。
現狀:平行志愿讓春考遭遇“現實尷尬”
不少專家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春考今年遭遇“慘淡”境遇,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由于實行平行志愿,導致參與春考學生的生源質量較往年明顯滑坡,從而更加影響了高校參與的積極性。
“以往志愿優先,落榜生中也有不少高分考生,高校還能在春考中撿幾個‘皮夾子’,而如今,平行志愿分數優先,考生大多是由于分數沒有達到要求而落榜,與高校希望招收優質生源的預期相差甚遠。 ”原靜安區招辦負責人胡關榮告訴記者,春考的生源質量滑坡,學生層次不高,高校參與的積極性也隨之銳減,招生計劃自然“縮水”。
爭議:名校“加盟”春考是否可行
“春季高考只有普通學校冷門專業參與錄取,為何一些名校熱門專業不能加入春考的行列呢? ”近日,在上海財大舉行的 “中國教育改革的目標與路徑專題座談會”上,不少教育專家也呼吁,讓名校“加盟”春考,或許能為慘淡的春考注入一劑強心針,增加春考的吸引力。
但本市部分名校的招辦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表態,“參加春考的對象多以落榜生為主,春季班學生加入打亂了高校的課程設置等一系列常規秩序,所以,學校暫不考慮開放或加盟春考。 ”
教育專家熊丙奇教授也分析說,如果名校、熱門專業參與眼下的春考,必然造成對秋季高考秩序的嚴重沖擊,一些在秋考中被錄取的學生,可能放棄錄取機會,等到春考考好學校、好專業,而沒有太強競爭力的學校和專業參與,則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家長說法:“春考秋招”浪費半年時間
院校招生計劃連年下滑,體現了院校對春招的擔憂:春考因為只允許歷屆高中畢業生參加,被認為是專門為高考不理想的考生增加一次選擇而設的考試。因此,一些熱門高校和本科院校并不熱衷參與春季招生。
在2009年參與春考的滬上8所高校中,上海大學、上海商學院主動提出申請,將首次試行“春考秋招”,凡是報考這兩所高校的學生將參加明年初的春考,然后于明年9月與被秋季高考錄取的學生一起入學。與此同時,這兩所學校將在這一過程中總結出先行經驗,只有得到肯定,才可逐步在其他學校推廣,成為新的亮點。
“這樣的做法與秋招似乎沒什么區別,學生還可能將浪費半年時間,開學反而不適應節奏。 ”家長沈先生表示,春招秋季入校,只是便于學校管理,而對學生無益,“錄取之后等到9月再入學,這段時間,學校到底是任由學生‘放羊’還是有效管理起來呢? ”
對于“春考秋招”的新辦法,有家長也直言不諱地說,現在春季考生少,春季入校學生也少,加上學校沒有真正實行完全學分制,單獨為這些學生開課,加以管理,學校會認為“成本過大”,“買賣越做越賠本”,甚至認為“這是把一些學校挽留在春考隊伍中的不得已的辦法。 ”
另外,至于這半年的具體安排,記者也從上海商學院獲悉,學校還未做好計劃,具體方案還有待上級部門的部署和安排。
這也表明,如果春考不改革,則2010年時實行“春考秋招”的院校可能進一步增加。
春考何去何從
出路一:轉變成學術水平測試
“把春季高考轉變為學術水平測試,或許是不錯的嘗試。 ”教育專家熊丙奇認為,在上海,這一學術水平測試,可以直接服務于參加自主招生的所有高校,還可以分為本科和高職高專兩類,自主招生高校可以對申請者的學術水平考試成績提出要求,并結合申請者的其他表現進行自主錄取,這既解決了自主招生的公平性問題,又減輕了考生的考試成本。
“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探索出組織學術水平考試的經驗。 ”熊教授認為,目前情況下,我國各地已經推行的 “學術水平測試”,實質上都是學科考試 (類似于會考),而非真正的能力水平測試。“春季高考變為真正意義的水平測試,將是對高考制度極大的貢獻,為全面改革我國高考積累有益經驗。如是,春季高考將前途無限。 ”
出路二:聯合三校生高考和專科自主招生
普陀區教育考試中心袁林洲老師建議,與其浪費半年時間,不妨將春考、三校生高考、專科院校自主招生考試聯合起來,統一時間,以聯考的模式出現,從而節省人力物力。
不過,這三種考試的人群不一,用統一標準衡量很難,目前就連專科院校自主招生測試都同時存在多種命題方式。長寧區原高招辦主任王大東指出,如果春考可以放寬至應屆生范圍,這又涉及到學籍的問題。高中三年制教學是國家統一規定,每年1月份各高中學校會進行畢業考試,而春考正好被放在畢業考之前。
因此,如果采取這種形式,需要多個教育部門、高校、高中共同協調,才能達成符合現在教育政策,而又符合考生和學校利益的“多贏局面”。
出路三:干脆取消春考試驗田
采訪中,不少高校老師建議,如果春考沒有改革大動作,那么不如干脆取消。一方面,由于生源質量有限,且受平行志愿沖擊,名高校對春考的興趣日趨薄弱,復旦、交大等高校更是沒有涉足招生的可能,上大等高校招攬的生源質量也很可能不及往年;另一方面,現在全國范圍內只剩下上海保留春考,春考試驗近年來在外省市的折戟沉沙也表明,如果教育改革實驗成了 “雞肋”,那么不如取消。以“高考試驗田”作為保留春考的理由,并不充分,畢竟試驗秋考的途徑有很多很多。
相關鏈接
合理安排半年“真空期”
如何度過 “春考秋招”的半年真空期? “學生凡是到學校報道過,就應該被劃入學校的管理范疇,應該適當為這部分學生做一些安排。”胡關榮老師認為, “春考秋招”只不過相當于 “先放假再讀書”,學校可以將學生有效的組織起來,開展講座和培訓活動。
也有家長建議,不妨利用這半年時間學習英語、考駕照或參與社會實踐, “最好學校能安排這部分學生旁聽大學課程,提前感受大學氛圍,為學生進入大學做好準備。”
建立高考題庫降低春考成本
記者采訪時,也聽見不少專家抱怨,春考是一樁“賠本買賣”。如何降低考試的高成本?美國歷史較為悠久的SAT(大學入學測試)帶來的啟示是,該項考試之所以能夠在一年中進行多次,就是依靠龐大的題庫做支撐來運作。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建立起科學的高考題庫是降低春考成本的一個途徑。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如果有了較為科學和完備的題庫的話,不僅可以在春考和秋考中使用,還能進一步提升考試的公平性和標準化,甚至可以避免“大小年”的波動現象。
春考下周填志愿
考生語文、數學、外語、綜合能力測試成績,以及2009年春季招生本科報考資格線和高職 (專科)報考資格線將于2008年12月29日公布。考生考試《成績通知單》由郵政EMS直接郵寄考生本人。考生如對考試成績有疑問,可于2008年12月30日-31日持本人準考證直接到上海市教育考試院(欽州南路500號)申請成績復核(網上閱卷的語文、數學科目除外)。
凡語文、數學、外語、綜合能力測試(20%計入總分)四門考試成績總分達到本市劃定的本科報考資格線和高職(專科)報考資格線的考生,可在2009年1月2日上午9:00至1月3日晚8:00止使用168教育聲訊電話選擇報考一所高校,亦可同時報考若干所高校。考生若同時被多所高校錄取,可自主選擇其中一所高校報到。
凡納入春季招生的高校,其辦學類型、招生辦法、招生計劃、學費標準等經市教委審定后,在考生報考前向社會公布。在本科、高職 (專科)報考資格線上的考生,學校可充分使用面試或其他測試成績,作為多元錄取的依據,真正體現德、智、體全面考核,擇優錄取原則。錄取時間從2009年1月12日至1月20日。根據先本科后高職(專科)的錄取原則,2009年1月13日各招生學校發出本科考生預錄取通知書和達到本科資格線上的報考高職(專科)考生預錄取通知書,1月15日被錄取的考生憑預錄取通知書和2009年春季高考成績通知單原件到一所高校報到,1月17日上午學校上報已錄取考生信息。
1月18日各招生學校發出高職(專科)線上考生的預錄取通知書,1月20日被錄取的考生憑預錄取通知書和2009年春季高考成績通知單原件到一所招收高職(專科)專業的學校報到。考生錄取后,由考生憑錄取通知書和高校所發提檔單到區(縣)高校招生辦公室或工作單位提取檔案,并在辦理報到注冊手續時交給學校。
春考咨詢會
“2009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春季招生咨詢會”將于12月27日舉行。為報考2009年普通高校春季招生的學生可“面對面”了解招生院校及其專業的機會,以便更準確地填報志愿。廣大考生和家長可前往咨詢。時間:2008年 12月 27日 (周六)8:30 ~14:30地點:上海喬木園教育信息咨詢公司 滬太路688號(近中山北路,洛川路口)。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