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后空白期” 考生健康生活要避免四大誤區
“終于考完了!”高考結束,如釋重負。
通宵上網、同學聚會、喝酒玩樂……接下來的日子,愛干啥干啥!但幾天的“惡補”之后,很快就無所適從了,甚至煩躁得連自己都不知道為什么,這是很多過來人的體會。
心理專家指出,考后估分、填報志愿、等待錄取通知的過程,是最讓考生處于焦慮的空白期。或放松,或緊張,都應該有個度,否則很容易走入心理誤區。
串串門、看看書、打打球、聽聽音樂、外出旅游……這些都是很健康的放松方式,你不妨試試!
誤區一:閉門家中郁郁寡歡
考生小云(化名)考完后,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在家總是悶悶不樂,不茍言笑。有時還偷偷躲在被窩里哭上一場,這可急壞了父母。
原來,高考結束后,她感覺自己考砸了。回家她不敢看家長的眼神,有時一覺睡到中午,也不吃飯。晚上睡覺也不踏實,經常從夢中驚醒,老是想著自己如果考不上大學應怎樣面對父母和親戚,他們會怎樣看她等等。
解法:多多串門,談談未來
事實上,這種情況絕不是小云一個人有。福州八中心理教研室主任謝維興說,像這樣的學生很多,但實際上大可不必如此。
考完了,就不要去猜分數高低,因為成績還沒出來。即使考差了,分數是不可能更改的,就要學著接受事實,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
他建議這類考生,多和同學串門,談談未來的打算,不僅加強了聯系,還可舒緩情緒。“高考的前段時間里,同學們都忙于學習可能忽略了之間的感情交流,考后互串門正好做個彌補。”
誤區二:無所事事空得慌
林新(化名)平時都忙于學習,考完了一下子覺得空了。原來覺得自己特別想睡覺,可是,現在真的可以一覺睡到大天天亮,反而睡不著。
白天在家也無所事事,無聊時還是悶頭大睡,每次醒來都頭痛得很。不去睡覺吧,他又不知道干什么,又無聊又焦急。
高考前要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和負荷,考后又突然徹底放松,好像沒什么事情可以做,相信很多人都體會過這種心理落差。
解法:短期旅游,修身養性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老師說,“每個考生都經過十幾年的寒窗苦讀了,這時是‘行萬里路’的最佳時期。有條件的可以作一次短期旅游,走一走,看一看。”
很多高考考生考后通常會有一段時間什么都不想做,整天通過上網、玩游戲等方式來宣泄壓力。
謝老師也說,建議考生自我放松要有度在保證充足睡眠的前提下可以聽聽音樂、打打球,或者看點休閑類的書籍。“還可以安排一次三五天到一周的旅游,既可以消除疲勞,轉移注意力,還可以調節性情,修身養性”。
“不過美術等藝考生,因為11—12日就要填報志愿了,考完了還是得以估分擇校為重。”劉老師補充道。
誤區三:優等生變差生
去年高考結束后,許歷(化名)自我感覺不錯,最后也如愿以償考上了重點大學。由于吃下了定心丸,他很放心地進行了“末日前的狂歡”,玩得很過癮。但進了大學他發現,自己有點跟不上節奏,連以前最拿手的英語,好像一下都全忘光了。
這些過來人最想感慨的是,“如果當時高考后沒把英語全放了,如果當時能少玩點,多學點電腦,就不至于到了高校后變成了差生……”
解法:外語電腦,多學多練
劉老師就說了幾個這樣的例子,有些大學的專業課從大一開始就用純外語授課,如果考后不及時找些與大學上課接軌的材料先熟悉熟悉,你就有可能從一個優等生變成了差生。“在大學里出類拔萃的學生,往往靠的是英語好電腦好,所以大家可利用這段時間在英語上和信息學科上再用點功”。
“特別是目標鎖定本一學校的學生,報考的一些熱門專業常有要求英語口試,23—25日就是口試時間,那么這些同學就該在放松的同時找一些口試材料好好訓練下了。”劉老師繼續說道。
誤區四:志愿盲目填報
有些考生在這段時間完全放松了,根本沒去管填報志愿的事情,而到了報志愿時,時間又很緊,來不及對一些學校和專業做充分了解,導致盲目填報。
解法:職業測試,選好專業
“26-28日高考成績和分數線基本都通知下來了,那考后的這段時間,可以了解下自己有意向的高校,在這近三年來的錄取分數線,再適當估好自己的分數,做一下比較,這樣心里就有個譜。”劉老師說。
謝老師則建議考生,可以讓自己去做一些職業能力傾向等方面的測試,清楚了自己的優點長處和專業所好,這樣填報志愿時就不會太盲目。“有機會還可以去自己有意向的離家比較近的一些大學走走看,跟學長學姐多溝通了解,哪個學校什么專業比較好,對填報志愿也有幫助”。
誤區三:優等生變差生
去年高考結束后,許歷(化名)自我感覺不錯,最后也如愿以償考上了重點大學。由于吃下了定心丸,他很放心地進行了“末日前的狂歡”,玩得很過癮。但進了大學他發現,自己有點跟不上節奏,連以前最拿手的英語,好像一下都全忘光了。
這些過來人最想感慨的是,“如果當時高考后沒把英語全放了,如果當時能少玩點,多學點電腦,就不至于到了高校后變成了差生……”
解法:外語電腦,多學多練
劉老師就說了幾個這樣的例子,有些大學的專業課從大一開始就用純外語授課,如果考后不及時找些與大學上課接軌的材料先熟悉熟悉,你就有可能從一個優等生變成了差生。“在大學里出類拔萃的學生,往往靠的是英語好電腦好,所以大家可利用這段時間在英語上和信息學科上再用點功”。
“特別是目標鎖定本一學校的學生,報考的一些熱門專業常有要求英語口試,23—25日就是口試時間,那么這些同學就該在放松的同時找一些口試材料好好訓練下了。”劉老師繼續說道。
誤區四:志愿盲目填報
有些考生在這段時間完全放松了,根本沒去管填報志愿的事情,而到了報志愿時,時間又很緊,來不及對一些學校和專業做充分了解,導致盲目填報。
解法:職業測試,選好專業
“26-28日高考成績和分數線基本都通知下來了,那考后的這段時間,可以了解下自己有意向的高校,在這近三年來的錄取分數線,再適當估好自己的分數,做一下比較,這樣心里就有個譜。”劉老師說。
謝老師則建議考生,可以讓自己去做一些職業能力傾向等方面的測試,清楚了自己的優點長處和專業所好,這樣填報志愿時就不會太盲目。“有機會還可以去自己有意向的離家比較近的一些大學走走看,跟學長學姐多溝通了解,哪個學校什么專業比較好,對填報志愿也有幫助”。
考后易出現這些心理危機:
焦慮型:一些學生對成績過分期望,考后會坐立不安。
盲目型:考生自我感覺特別好,出現很興奮狀態,甚至把課本都賣了。一旦今后分數和自己所期望的相差較遠,出現心理壓抑。
挫敗型:這類考生很悲觀,很抑郁,甚至想死,很容易走入心理誤區。
放縱型:學生在考試結束后,生活失去規律,有些孩子可能會染上一些不良習慣,放縱型心理在考生中占到相當大的比例。
(責任編輯:李芳芳)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