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高考舞弊 當地教育部門應回避
這樣“神速”的破案,以及刑拘作弊者,已經表明了各方打擊高考作弊的嚴肅態度。可是,對這樣的調查與處理結果,仍有許多人認為需繼續深入調查,挖出作弊的根。
問題出在哪里?報道稱,耒陽市相關部門高度重視高考舞弊案,耒陽市紀委監察局、耒陽市公安局和教育局組成了聯合調查組,根據目前調查結果,涉案考生為3人,是一起個別作弊事件。原因在于,當地教育局的身影出現在聯合調查組中。
目前的調查結果是,“試題都是他們通過QQ號從網上購買的,答案來源也一樣。這些人獲得答案后,再用無線電設備進行傳送”。但有些關鍵問題需要進一步調查澄清:比如,考生如何確定給他們提供的答案是高考答案?作弊者怎么相信網上提供的試卷就是高考試卷?大功率無線設備是否還為其他考生服務?同時,這起作弊案的嚴重性也使人憂慮:如果高考試卷及答案可以在網上購買,這涉及更嚴重的國家機密泄密問題,以及可能意味著更大規模的作弊問題。
打擊高考舞弊,如果有一專門的考試法,當然可以在適用法律時,更為明確,但比出臺考試法更重要的是,要有嚴格執法的環境。如果在處理高考舞弊時,事發地的教育部門也參與其中,或者具體如何處理,需聽地方的意見,即便考試法出臺,事關當地升學率、當地教育形象、當地政府形象、某些人直接利益的高考作弊,依舊會有人無視考試法的約束,鋌而走險。
(責任編輯:李芳芳)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