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復習指導“區域地理”復習方法與策略

2017-05-03 20:25:32 來源:精品學習網

  “高考地理復習指導“區域地理”復習方法與策略”由育路編輯整理,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育路網。

  高考地理復習指導根據近幾年高考試題變化趨勢,區域地理部分從以下四方面復習可能更有效。

  重在總論知識 構建基本框架

  區域地理復習應形成總論知識及基本框架,分清知識主流與分支,別把太多時間浪費在枝節末端?傉撝R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人地關系四大板塊。地理位置指半球、海陸、緯度位置;自然地理含地形、氣候、水文、生物四要素及相互關系;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城市、產業分布與區位、地域文化;人地關系指人地發展現狀、產生原因及解決辦法。今年高考第15題:簡述阿根廷地理位置及意義;為什么阿根廷有優質草原、巴塔哥尼亞高原?為什么臨海氣候卻十分干旱?就是考查分析地理位置能力,這幾個“為什么”要回答全面必須建立總論知識的基本框架。

  重在區域定位 承載系統知識

  區域復習中,承載怎樣系統知識由該區域位置決定。區域定位包括海陸、緯度定位,大洲、國家定位,重要山脈、河流定位,重要地理界線如降水量線、熱量帶定位。其中緯度和海陸位置定位,其后隱含板塊運動方式、氣候類型、河流水文特征等地理原理,并對人口、城市、產業區位、地域文化產生的影響。通過區域定位考查學生地理分布、地理原理掌握和應用能力,如今年第21、22及23題,是近幾年地理高考新方向。

  重在要素聯系 體現地理特征

  每一個區域都承載四大地理要素,要注重各要素相互影響,體現區域地理整體性,并比較不同區域因要素不同形成的地域差異性,領悟地理環境兩個基本特征,以此分析解決問題。今年第16題要求根據厄爾尼諾發展過程概述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就是對海洋環境整體性思維考查。

  重在區域問題 展現持續發展

  每個區域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不同,如何開發才能既促進經濟發展,又不會產生各種各樣環境問題,或對出現的環境問題如何處置。這就要會分析區域各種要素的優勢和不足、可能存在問題,揚長避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今年第18題我國部分地區旱災、水災發生頻率,從自然原因分析環境問題產生原因及對策。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高考地理復習指導“區域地理”復習方法與策略”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午夜亚洲AⅤ在线影视 | 夜夜精品一区国产 | 亚洲国产小电影在线观看高清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Av不卡在线播放 | 另类亚洲综合区图片小说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