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歷史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2017-02-15 16:10:41 來源:精品學習網

   為了幫助大家能夠對自己多學的知識點有所鞏固,下文整理了這篇高考歷史知識點,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甲午中日戰爭:

  (1)直接原因:1894年,朝鮮爆發農民起義

  (2)根本原因:解決日本資本主義發展中的矛盾,侵華野心蓄謀已久。

  (3)1890年經濟危機

  過程:豐島海戰——平壤戰役(退回國內)——黃海海戰(不宣而戰)——遼東戰役(旅順大屠殺)——威海衛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標志戰爭慘敗及洋務運動徹底破產

  2.1895年4月,清政府與日本簽訂屈辱的《馬關條約》。

  條約規定:

  割遼東半島、臺灣及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賠償日本軍費二億兩白銀;

  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

  日本可以在中國通商口岸投資設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受內地稅。

  意義:《馬關條約》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3.八國聯軍侵華:時間:1900年6月

  八國:英美俄日法德意奧

  原因: 根本——進一步侵略瓜分中國

  直接——鎮壓義和團運動

  4.《辛丑條約》:1901年9月,清政府與侵略者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條約規定:

  (1.)清政府賠償各國白銀共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合計9.8億兩,以關稅和鹽稅作抵押;

  (2.)在北京東交民巷設立“使館界”,界內不許中國人居住,各國駐兵保護;

  (3.)拆毀北京至大沽的炮臺,準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的戰略要地;

  (4.)懲辦義和團運功中參加反帝斗爭的官員,永遠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參加反帝性質的組織;

  (5.)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

  意義:《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境地。

  5、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中國清政府腐敗無能,避戰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眾;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國勢強盛,對華戰爭蓄謀已久。

  甲午戰敗影響:國內——客觀上刺激了中華民族真正覺醒

  農民:義和團運動;清政府:進行軍事改革;維新派:戊戌變法;革命派:軍決心用暴力推翻政府(辛亥革命)

  國外——列強紛紛在中國土地上劃分勢力范圍,中國面臨亡國滅種危機。

  以上就是育路網的編輯為各位考生帶來的高考歷史知識點,希望給各位考生帶來幫助。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2017年高考歷史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中文字幕欧美三级 | 永久免费午夜福利视频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网 | 亚洲欧美综合久久久久久 | 午夜性999性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