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歷史太平天國運動知識點
為了幫助大家能夠對自己多學的知識點有所鞏固,下文整理了這篇高考歷史太平天國運動知識點,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興起原因
①根本原因:階級矛盾激化;
②外部原因:鴉片戰爭是推動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外部原因;
③直接原因:自然災害嚴重。
2目的
推翻清朝統治
3經過
①準備: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
②興起和發展:1851年金田起義,1853年定都天京,1856年全盛時期。
③轉折和失敗:1856年天京變亂,由盛轉衰;1864年天京失陷。
4重要綱領
①《天朝田畝制度》(1853年)
內容:
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和產品。
結果:
無法實施(根本原因—違背了社會發展的規律)
評價:
是太平天國的建國綱領
革命性:
反對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對封建土地制度的徹底否定
局限性:
絕對平均主義,無法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是空想,無法實現(空想性:平均分配財產必將嚴重挫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根本無法實現;落后性:平均分配一切財富,顯然與中國當時要求發展資本主義的方向相違背;《天朝田畝制度》是由農民的小生產者的經濟地位決定的,在具體實踐中是無法實行的)
②《資政新篇》(1859年)
內容:
洪仁玕提出改革內政的治國方案,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學習西方資本主義
結果:
無法實施(根本原因—缺乏實施的社會條件)
評價:
進步性: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局限性:不是農民革命實踐的產物,沒有反映當時農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脫離當時社會實際,無法實現。
5作用
動搖了清朝統治的基礎,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提出了近代中國第一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社會改革方案。
6局限性
農民階級受階級和時代的局限,沒有超出舊式農民戰爭的范疇,不可能領導革命走向成功。
太平天國運動的新特點:
①在反封建的同時承擔了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任務,是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準備階段”;
②它遭到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剿滅,這是以往農民戰爭所不曾遇到的新情況;
③近代的中國農民已經能夠放眼世界,從西方尋找自己的思想武器,提出了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資政新篇》
以上就是育路網的編輯為各位考生帶來的2017年高考歷史知識點,希望給各位考生帶來幫助。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2017年高考歷史太平天國運動知識點”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