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高二知識點:英國宗教改革

2017-02-08 19:21:30 來源:精品學習網

   學無止境,高中是人生成長變化最快的階段,所以應該用心去想,去做好每件事,育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二歷史知識點:英國宗教改革”,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學子。

  高二歷史知識點:英國宗教改革

  英國宗教改革運動的導火線是亨利八世的一場離婚案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背景:

  1資產階級要求沖破封建神學思想的束縛,要求宗教改革;

  2隨著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思想的傳播,社會各階層反教會情緒不斷高漲;

  3日益強大的王權力圖擺脫羅馬教權的桎梏。

  關于英國宗教改革的起因及結果:

  亨利八世并不是一個天生的宗教改革者,起初他對英格蘭的宗教改革運動態度堅決,那就是把這些異教徒送上火刑柱。他還親自撰文抨擊馬丁.路德的異端邪說,教皇利奧十世授予他“信仰捍衛者”的稱號;馬丁.路德則將他斥之為“戴著王冠的蠢參謀長”。

  1527年,亨利八世聲稱愛上了王后的侍女安妮.博琳,要求與王后凱瑟琳離婚,公開的理由是沒有男性繼承人。亨利向教皇提出申請,要求離婚。但教會迫于羅馬教廷的壓力6年都沒有批準。1533年,亨利自己宣布與王后離婚并與安妮結婚。

  教皇的反應是將他開除教籍,雙方由戰友迅速變為敵人,亨利宣布國王是英國教會(安立甘)的最高首腦,英國的宗教改革就這樣收場了。

  1553年,信奉天主教的瑪麗(1553-1558)繼位,她恢復天主教,殘酷迫害新教徒,燒死異端達300多人,被稱為“血腥瑪麗”。

  1558年,信奉新教的伊麗莎白(1558-1603)成為女王,并恢復了國教,在“血腥瑪麗”時代逃往歐洲大陸的新教徒紛紛回國。并修改了教義教規:反對羅馬教會對各國教會的控制;反對教會占有土地,出售贖罪券;不承認教會有解釋圣經的絕對權威;不承認教士溝通神與人的中介作用;認為圣經是信仰的最高準則,教徒能夠與上帝直接相通;要求用民族語言舉行宗教儀式,簡化形式,主張教士可以婚娶。 從16世紀60年代起,英國出現了反對國教會的“非國教徒”,他們主張依照加爾文教來“純潔教會”,要求清除國教會中的天主教教義和教規儀式,清教徒由此而得名

  高中歷史知識點:英國宗教改革由育路小編整理提供,望各位學子能夠認真學習,成就自己的夢想。更多歷史知識點,點擊進入我們網站。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歷史高二知識點:英國宗教改革”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午夜福利AV无限观看 |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福利 | 伊人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 | 中文字幕aⅴ日本欧美视频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在线观看 | 一本正道久久网综合久久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