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高考歷史第一輪復習抗日戰爭知識點
抗日戰爭是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15日,下面是育路網整理的抗日戰爭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背景
①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
②西安事變及其和平解決為國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了基礎;
③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中國全民族抗戰開始。
2、主要事件
戰略防御階段:
①1937年9月,國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②國民黨組織了松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大規模的正面會戰。(意義:國民黨正面戰場是當時抗日的主戰場,其軍隊是抗日的主力。抗戰初期正面戰場的抗戰具有重要的意義:粉碎了日本妄圖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牽制了日軍的主力,客觀上有利于敵后戰場的開辟,也鼓舞了全國人民,擴大了中國抗戰的影響,喚起了國際輿論的同情和支持。)
③共產黨開辟敵后戰場,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開展游擊戰爭,嚴重威脅日軍后方。
戰略相持階段
①日本調整了侵華政策,開始大規模侵擾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對根據地進行瘋狂掃蕩,敵后戰場成為主要戰場;
②抗戰勝利前夕,召開中共七大,為爭取抗戰最后勝利作重要準備。
戰略反攻階段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
3、性質:
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民族戰爭。
4、歷史意義
①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近百年來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洗刷了民族恥辱,大大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中華民族由危亡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折點。抗戰勝利后中國收回了寶島臺灣,并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②抗戰期間中國的民主力量迅速發展壯大,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③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5、抗戰勝利原因
根本原因:
國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了全民族抗戰。
【如何看待日本侵華歷史】
①從人類文明發展史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角度高度評價反法西斯戰爭和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地位;
②尊重歷史,深刻總結勝利的基本原因。肯定國民黨軍隊和臺灣人民的抗戰事跡,再次強調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
③高度贊揚抗日戰爭鑄就的偉大民族精神;
④再次重申我國的對日政策,正告日本右翼不要篡改歷史。
認識:
日本侵華歷史不可否認,我們要還歷史真相,揭露和批判日本右翼分子的本質。
育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盤點高考歷史第一輪復習抗日戰爭知識點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后祝考生們學習進步。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盤點高考歷史第一輪復習抗日戰爭知識點”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