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高考地理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以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為例知識點
區域工業布局又稱區域工業配置或區域工業分布,下面是17年高考地理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以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為例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珠江三角洲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區位因素:
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第二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下降,第三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上升;工業內部,勞動力和資源密集型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下降,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上升。
②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給予許多優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區優先于其他地區吸引外資。
③良好的區位條件:位于我國南部沿海,毗鄰港澳,靠近東南亞;發揮勞動力豐富、地價低廉的優勢,就近接受港澳產業的擴散,利用港澳貿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④全國最大的僑鄉之一。
2、工業化城市化推進的階段:
第一階段:1979—1990年,勞動密集型產業成為這一階段的主導產業。 第二階段:1990年以后,高新技術產業逐漸取代勞動密集型產業而成為主導產業。
3、問題與對策:
①產業升級面臨困境—產業結構調整。重工業和機械制造業不發達,以產業基礎較好的廣州市為基地。
②城市建設相對落后—構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構建以香港、廣州、深圳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③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加強規劃與管理
4、我國區域城市化的幾種典型模式:
泛珠三角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經濟地帶,試分析這種區域合作所帶來的好處:
①發揮東部(沿海)地區優勢,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②有利于發揮中西部資源優勢,加大資源開發力度,促進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
③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產業轉移及承接);
④有利于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加強(資源、市場、人才、技術等方面)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惠互利,促進共同發展。
育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17年高考地理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以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為例知識點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后祝考生們學習進步。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17年高考地理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以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為例知識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