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一知識點:自然災害(地質地貌災害)
高中是重要的一年,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高二地理必修一知識點,希望大家喜歡。
1、地震:
5級以上的破壞性地震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所有自然災害中威脅最大的一種災害。理解地震的震級、烈度、影響烈度的因素和分布規律。特別是要明確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等震線是指烈度相同各點的連線。
構造地震破壞性一般大于火山地震。地震多發生在板塊交界地帶,但不是周期性出現的(如位于太平洋地震帶上的臺灣近些年地震較頻繁,一是因為其處于亞歐板塊碰撞地帶,二是近些年此地處于地震活躍期)。準確預報地震仍是全人類努力的方向。
2、火山:
火山爆發給帶來慘重的災難,嚴重影響地球生態環境。21進入世紀以來,全球火山一個高噴發期。火山給人類帶來災難的同時,也給人類提供了十分肥沃的土壤、豐富的地熱。印度尼西亞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印度洋板塊交界地帶,是世界上擁有火山最多的國家,僅活火山就有70多座,被稱為"火山國"。
3、泥石流:
我國泥石流多發生在西部青藏高原邊緣山區,如云南、四川兩省的西部。這主要有以下原因:地形以山地為主;地震頻發導致巖石破碎,風化嚴重;干濕季分明,暴雨集中;人類對植被的破壞及大規模的工程興建起了誘發作用。
在高中復習階段,大家一定要多練習題,掌握考題的規律,掌握常考的知識,這樣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分數。育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14高二地理必修一知識點,供大家參考。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地理必修一知識點:自然災害(地質地貌災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