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上學期第四章知識點總結

2016-12-13 21:19:56 來源:逍遙右腦記憶網

   第四章力與運動

  第一節伽利略理想實驗與牛頓第一定律

  伽利略的理想實驗(見課本,以及單擺實驗)

  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物體的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

  2.物體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叫慣性。

  3.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與物體受力、運動狀態無關,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4.物體不受力時,慣性表現為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受外力時,慣性表現為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不同。

  第二、三節影響加速度的因素/探究物體運動與受力的關系

  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力、物體質量的關系

  第四節牛頓第二定律

  牛頓第二定律

  1.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a=k•F/m(k=1)→F=ma

  3.k的數值等于使單位質量的物體產生單位加速度時力的大小。國際單位制中k=1。

  4.當物體從某種特征到另一種特征時,發生質的飛躍的轉折狀態叫做臨界狀態。

  5.極限分析法(預測和處理臨界問題):通過恰當地選取某個變化的物理量將其推向極端,從而把臨界現象暴露出來。

  6.牛頓第二定律特性:(1)矢量性:加速度與合外力任意時刻方向相同(2)瞬時性:加速度與合外力同時產生/變化/消失,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3)相對性:a是相對于慣性系的,牛頓第二定律只在慣性系中成立。(4)獨立性:力的獨立作用原理:不同方向的合力產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彼此不受對方影響。(5)同體性:研究對象的統一性。

  第五節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

  解題思路:物體的受力情況⇋牛頓第二定律⇋a⇋運動學公式⇋物體的運動情況

  第六節超重與失重

  超重和失重

  1.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大于物體所受重力的情況稱為超重現象(視重>物重),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小于物體所受重力的情況稱為失重現象(物重<視重)。

  2.只要豎直方向的a≠0,物體一定處于超重或失重狀態。

  3.視重: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儀器稱值)。

  4.實重:實際重力(來源于萬有引力)。

  5.N=G+ma(設豎直向上為正方向,與v無關)

  6.完全失重:一個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為零,達到失重現象的極限的現象,此時a=g=9.8m/s²。7.自然界中落體加速度不大于g,人工加速使落體加速度大于g,則落體對上方物體(如果有)產生壓力,或對下方牽繩產生拉力。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物理:上學期第四章知識點總結”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日韩性爱在线精品视频 | 三级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AV | 日韩欧美永久中文字幕视频 |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 | 午夜在线欧美曰韩精品影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