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識點總結:梭倫改革
1.改革背景
(1)內憂:平民、工商業奴隸主與貴族矛盾尖銳。
(2)外患:雅典民族危機加劇。
2.改革措施
(1)頒布“解負令”,廢除債務奴隸制。
(2)確立財產等級制度,打破貴族世襲特權。
(3)完善國家機構,建立“四百人會議”和公民陪審法庭。
(4)鼓勵發展農工商業。
3.改革特點
(1)指導思想:梭倫推崇“中庸”,企圖用妥協的辦法來求得和解。
(2)內容:是對舊生產關系的調整,也對上層建筑進行了一些改革。
(3)性質:奴隸主階級為鞏固自身統治而進行的改革。
(4)評價: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礎;不夠徹底。
4.改革影響
(1)進步性
①使廣大債務奴隸獲得解放,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會基礎。
②使下層民眾得以參與國家政治,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制度保障。
③滲透在改革中的“中庸”精神,為雅典民主政治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價值基礎。
(2)局限性
①下層公民沒有充分的參政議政權利。
②氏族制度殘余得以存續。
5.雅典民主政治發展的三個階段
(1)梭倫改革:頒布“解負令”,按財產多少劃分社會等級進行政權機構改革,鼓勵發展農工商業。為雅典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礎。
(2)克利斯提尼改革: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緣部落,創建“五百人會議”掌握國家權力,實行“陶片放逐法”。確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擴大公民參政范圍,改革公民大會,改革“五百人會議”,提高陪審法庭的地位,擴大十將軍委員會權力。雅典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黃金時代”。
【高考真題例解】
(2013年高考福建卷)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故治國者欲民之農也。國不農,則與諸侯爭權不能自持也,則眾力不足也……事商賈,為技藝,皆以避農戰;民以此為教,則粟焉得無少,而兵焉得無弱也……茍能令商賈技巧之人無繁(多),則欲國之無富不可得也。——摘自《商君書》
材料二 在梭倫改革后的80年間,雅典社會就逐漸采取了一個它在以后數百年中都遵循著的發展方向。在梭倫以前的時代盛行的農村高利貸,以及地產的無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節制。商業以及靠奴隸勞動日益大規模發展起來的手工業和工藝,都成了流行的職業……由貨幣、奴隸以及商船構成的財富日益增加,但是,這些財富已經不是僅僅用來購置地產,它已經變成人們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摘自《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1)據材料一、二,分別指出商鞅與梭倫所采取經濟政策的主要指導思想。
(2)據材料一,概括“事商賈”帶來的危害。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如何理解“在梭倫改革后的80年間,雅典社會就逐漸采取了一個它在以后數百年中都遵循著的發展方向”?
[解析]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讀懂材料并正確分析、比較歷史問題。(1)問提取材料有效信息進行概括說明即可。(2)問包括兩個層次,先歸納、概括“事商賈”的危害,說明其對秦國發展的不利影響;再聯系雅典梭倫改革后的80年間社會發展的情況,說明其消除貴族特權、加強制度建設的重要性。
[答案] (1)商鞅:重農抑商;梭倫:農商并重。
(2)導致農業勞動力減少,影響農業生產和兵源;難以實現富國強兵,在諸侯爭霸中將處于不利地位。逐步消除貴族特權,為雅典民主政治和工商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識點總結:梭倫改革”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