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學期期中測試卷

2016-10-21 13:58:16 來源:學習啦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75分)

  1.孔子提出“克己復禮”其實質是要

  A.改革舊制度,建立新制度

  B.維護奴隸制度

  C.主張建立封建制度

  D.主張“百家爭鳴”

  2.《道德經》載:“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其含義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張實行仁政

  B.主張統治者對人民加強控制

  C.主張統治者清凈無為以緩和階級矛盾

  D.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

  3.關于墨子的思想,下列評述正確的是

  A.主張兼愛,并把其稱為“仁”,與孔子的“仁”完全一致

  B.主張非攻,提倡節儉等,反映了下層人民的要求

  C.否認上天和鬼神的存在

  D.戰國時期成為顯學,之后一直很受統治者重視

  4.關于漢初黃老之學的形成和內容,下列評述不正確的是

  A.其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治身,二是治國

  B.黃老之學的基礎是早期道家理論

  C.強調尊重自然規律,但不主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D.黃老之學是黃帝和老子學說的綜合

  5.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應”和“天人合一”學說

  ①有利于加強君權

  ②包含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③使儒學帶有神學迷信色彩

  ④完全繼承了先秦“民貴君輕”的思想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朱熹提出 “存天理,滅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封建道德規范和等級秩序

  B.社會發展規律

  C.天體運行法則

  D.“天人感應”理論

  7.關于宋代理學的評述,不正確的是

  A.從本質上講是儒學的新發展

  B.宋代理學的代表人物主要是二程和朱熹

  C.是儒學吸收道、佛兩教的產物

  D.程朱理學在宋代開始確立了統治地位

  8.明清時期產生帶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趨沒落之外,還在于

  A.抗清斗爭高漲

  B.社會相對安定

  C.商品經濟的發展

  D.階級矛盾相對緩和

  9.明清時期進步思想家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點是

  ①反傳統、反教條

  ②反封建專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反映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下列哪些屬于春秋戰國時期的科技成就

  ①出現九九乘法表

  ②發明度量衡

  ③我國最早的天文學著作《甘石星經》

  ④發明司南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1.西漢太中大夫東方朔撰文上書漢武帝,所用竹簡需兩人抬進宮,以后改變攜書不方便現象首次得益與發明了

  A.造紙技術

  B.雕版印刷

  C.制墨技術

  D.活字印刷

  12.下列字體形成的時間按先后順序排列應是:①籀文 ②小篆 ③隸書 ④甲骨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

  13.漢字開始發展為自覺的書法藝術具備的歷史條件不包括

  A.對漢末社會危機的反省

  B.筆墨紙張等文具的改進

  C.特立獨行的士人群體逐漸形成

  D.國家統一,王朝鼎盛

  14.下列畫家與其作品風格搭配不當的是

  A.顧愷之——以神寫形

  B.吳道子——“吳帶當風”

  C.王維——畫中有詩

  D.馬遠——“殘山剩水”

  15.“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該作品的體裁是

  A.詩

  B.賦

  C.詞

  D.散曲

  16.中國古代戲曲成熟的標志是

  A. 儺戲的形成

  B.南戲的出現

  C.元雜劇的興起

  D.京劇的形成

  17.京劇臉譜是一種內涵豐富的藝術表現形式。每個臉譜都有一種主色調,以顯示劇中人物的特征,如關羽臉譜的主色是紅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認為“紅臉”表示

  A.忠勇正義

  B.奸詐狡猾

  C.兇猛殘暴

  D.剛直果敢

  18.下列觀點屬于智者學派的是

  ①萬物由水生成,又復歸于水;

  ②“感覺就是知識”;

  ③正義、善德、真理等價值標準都是人制定的;

  ④“知識就是道德”。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9.以下屬于達·芬奇的作品是 ①《最后的晚餐》②《摩西》③《西斯廷圣母》④《蒙娜麗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教皇向教民兜售贖罪券

  B.教皇修建教堂

  C.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D.文藝復興的影響

  21. 馬丁·路德宣揚“因信稱義”的實際意義是

  A.支持了羅馬天主教會的勢力

  B.維護了德意志各階層的利益

  C.確立了路德宗

  D.否定了天主教會的作用

  22.下列關于加爾文先定論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A.為資產階級的發財致富坐辯護

  B.在西歐所有國家和地區得到廣泛的傳播

  C.為以后的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意識形態方面的依據

  D.挑戰了教皇的權威

  23.下列屬于孟德斯鳩的觀點是

  A.三權分立思想

  B.反對君主專制獨裁

  C.“天賦人權” “人民主權”

  D.“人非工具”

  24.文藝復興時期,有一個學科的革命成為近代自然科學開端的標志,這一學科是

  A.數學

  B.物理學

  C.醫學

  D.天文學

  25.下列成就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牛頓創立力學體系

  ②達爾文創立進化論

  ③瓦特改進蒸汽機成功

  ④電燈發明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②①④③

  第II卷 非選擇題

  二、材料分析題(第26題14分,27題13分,28題12分,共37分)

  26.閱讀下面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的言論:

  材料一: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材料二:古者圣王之為政,列德而尚賢。……自貴且智者為政乎愚且賤者則治,自愚且賤者為政乎貴且智者則亂,是以尚賢之為政本也。

  材料三:不尚賢,使民不爭,……大道廢,存仁義;……法令滋章,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夫欲而民自樸。”

  材料四:夫嚴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罰者民之所惡也。故圣人陳其所畏以楚其衰,設其所惡以防其奸,是以國安而暴亂不起。吾以是明仁義愛惠之不足,而嚴刑重罰之可以治國也。

  ——《中國通史參考資料》

  請回答:

  (1)以上言論都圍繞著什么中心問題?各材料所提出的主張的核心是什么?(6分)

  (2)上面的主張哪種對當時的影響最大?原因是什么?(4分)

  (3)上面的主張哪種對后世影響最大?原因是什么?(4分)

  27.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詞是一種新的詩歌體裁,起源于民間,句子長短不一,適于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

  材料二:北宋蘇軾開創一代詞風,達到了“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的境界……當時有人將蘇軾的詞與柳永的詞作比較,說“柳詞只能讓十七的女孩子手執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而蘇詞就必須關西大漢手執鐵板,唱‘大江東去’”。

  材料三:生活于兩宋之交的女詞人李清照,詞風委婉含蓄,清新淡雅……南宋詞人辛棄疾詞風慷慨激昂,豪邁悲涼,充滿憂國憂民的愛國豪情。

  請回答:

  (1)材料中所述的兩宋著名詞人都有誰?舉出代表作各一例。(6分)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宋詞繁榮的原因。(3分)

  (3)宋詞主要分為哪兩大派別?試比較兩派的不同。(4分)

  28.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啟蒙思想家把歐洲的封建制度比做漫長的黑夜,呼喚用理性的陽光驅散現實的黑暗.

  ——高中課本

  材料二:“……難道農民的兒子生來頸上帶著圈,而貴族的兒子生來在腿上帶著踢馬刺嗎? ……一切享有各種天然能力的人,顯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賴任何別的東西,這就是自由人。”

  ——伏爾泰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應該避免把權力單獨委托給一個人。幾個人或少數人,因為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為此,提出一條原則,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用權力來約束權力,形成一種能聯合各種權力的政制,其中各種權力既調節配合,又相互制約,即權力要分開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鳩

  請回答:

  (1)材料一中這個“漫長的黑夜” 是什么? 什么是“理性的陽光”? (4分)

  (2)材料二中伏爾泰主要闡述了什么思想?應怎樣評價?(4分)

  (3)材料三中孟德斯鳩主要闡述了什么思想主張?他的這一主張有何歷史影響?(4分)

  三、簡答題(29題14分,30題10分,31題12分,共38分)

  29.司馬遷說孟子的學說“遷遠而闊于事情”,秦始皇以“焚書坑儒”壓制儒家學說,而漢武帝卻采納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分析說明在戰國、秦、漢的不同地位及其原因,指出儒家學說地位變化所反映的中國封建社會文化方面的特征。

  30.縱觀中國繪畫史可以發現:隋唐時期畫種全面而豐富;宋代以山水畫為主;明清時期出現一些風格奇特的畫家。

  請回答:中國繪畫呈現出這種發展特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1.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是歐洲歷史上的兩次思想解放運動。

  請回答:

  (1)二者的核心思想分別是什么?

  (2)從社會背景方面分析為什么啟蒙運動在反封建方面比文藝復興更進步?

  (3)二者的作用分別是什么?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政治下學期期中測試卷”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大片久久精品 | 午夜福利片国产在线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 亚洲精品福利中文字幕 | 日本人妖在线专区 | 婷婷丁香五月天在线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