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破冰之旅”終于啟航(2)
高考制度作為為國選才的最重要方式,雖歷經多次修補,但在“選拔什么人”、“如何選拔人”方面,始終沒有拿出令人滿意的答案,導致高考成為應試教育甚囂塵上的主要根源。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家曾把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作為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要任務。但在高考“指揮棒”的“強有力”指揮和重壓下,得到的結果卻是“素質教育喊得轟轟烈烈、應試教育搞得扎扎實實”的尷尬與無奈。可見,高考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這次國家大膽而審慎地對考試招生制度動一次大手術,希望破解“唯分數論”、“一考定終身”等問題,發揮高考“指揮棒”的正確導向,促進人才選拔從“只看冷冰冰的分”向“關注活生生的人”轉變,既是在回應民眾的呼聲,更是著眼于國家創新發展的需要。當然也要看到,由于高考改革牽涉千家萬戶的利益,在教育制度仍有不少缺陷,特別是包括教育機構在內的社會誠信仍令人質疑的背景下,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將面臨許多麻煩和挑戰。這就需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的要求,既堅定不移、堅持不懈,又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高考改革積極而穩妥地向前推進。
由高考招生想到其他的人才選拔方式,對同樣飽受詬病的公務員招考制度的改革可能也該提上議事日程了。現在的公務員招考,不管所招公務員崗位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要求如何,筆試均考《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面試打分則很難做到“恰如其分”。所以,考公務員往往成了“背書+運氣”的大比拼。所謂的“試用期”,實際上也成了名存實亡的主。公務員招考,恐怕也要想辦法解決“高分低能”的弊端。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已經讓人們看到了曙光,公務員招考制度改革離我們還有多遠?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