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特長生高考取消加分 高投入家庭受傷
據育路高考網調查了解到,北京每年高考藝術特長生有3000多人,通過統測的體育特長生也有六七百人,而高考加分政策的突變使數千家庭面臨新的選擇,很多在孩子藝考上投入較大精力和金錢的家庭大受傷害。
10年來曉琳(化名)在各種藝術大賽中獲得的證書、獎狀和獎杯幾乎擺滿了整個書柜,這是全家的自豪,可是昨天,曉琳把它們全部收拾到一個大箱子里,塞到了床底下,似乎在向一段生活告別。
2015年起高考將取消體育、藝術特長生加分的政策公布后,家里就像發生了一場不小的地震。相比于父母的焦慮和茫然,表現最淡定的卻是曉琳,“我會繼續拉琴,但是決定退出樂團,這下終于有點自己的時間了。”她把這種感覺形容為“就像搬開了壓在身上的一塊巨石”。
第一小提琴手背后的角力
“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學小提琴,隨著手長大,要不斷換琴,一把最少幾千元,現在用的是專業的成人小提琴,3萬多元。從音樂基礎課到每年的考級沖刺班,到現在每周的專業課,隨著程度提高也越來越貴。10年已經花費了80多萬元,對于我們這個家庭負擔真不輕。”曉琳的爸爸一聲嘆息。
“越學花錢越多,我實在不想讓父母再為我花這么多錢了,壓力實在太大了,怕學不好對不起他們。” 聽到女兒的心聲,曉琳父母的第一感受是震驚。對于很多中國父母來說,為了孩子花多少錢都不在乎,他們從沒想到這會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如今他們最痛惜的是,一個特長花費了這么多金錢之后,卻“此路不通”了。
一年將近10萬元的支出相當于這個工薪家庭年收入的一半,“我媽媽是老師,幾乎就沒休息過周末,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在機構兼職或者做家教,有時候生病也不能休息,我不想讓她這么累。”曉琳神色黯然地說。
一年噩夢頻頻背后的鞭打
把所有的獎狀證書收到床底下之后,曉琳感到前所未有的輕松,“不去練琴拿獎,就可以看點喜歡的書,和朋友出去看電影,逛街。”這點小小的愿望對曉琳來說竟然一直是奢望。這些年,她幾乎沒有課余時間,不是在練琴,就是奔波在練琴的路上。
10年的特長之路,大人孩子都走得非常疲憊。“平時是一周訓練兩次,每次三四個小時,回到家經常晚上9點多了,寫完作業都快11點了。孩子累得不行,但是必須咬牙堅持下去,訓練缺席就意味著放棄樂團的位置。”
“假期的訓練更加密集,幾乎每天都要去,還有各種演出比賽。”曉琳爸爸坦言,這種投入已經遠遠超出了興趣愛好的范疇,很現實的目的就是為了走特長加分這條路。
“因為怕疼,指法不敢出錯,確實進步很快,可是那一年我經常因為恐懼上課而晚上做噩夢。”這件事曉琳沒敢告訴父母,“說也沒用,他們一張嘴就是升學、加分,根本不想聽我的想法。”
不喜歡也要硬扛下去,在父母期待的眼神面前,曉琳選擇了順從。“本來還打算咬牙再堅持3年,沒想到這么快就解脫了。”曉琳的聲音中有抑制不住的欣喜。
一條“捷徑”消失后的悲喜
曉琳父母的情緒和女兒正相反,他們痛惜這10年付出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更為孩子三年后的高考擔憂。
“特長這些年給孩子幫了不少忙,小升初走的是特長,中考因為是樂團首席加了5分,最大的‘優惠’本來是在高考,孩子受這么大罪就是為了最后這個目標。”曉琳爸爸坦言,他們早就為孩子設計好了一條“捷徑”,目標是北大、清華這樣的名校。
“按照往年的政策,根據孩子的特長水平,簽約高校的減分幅度為20分到50分,有的重點大學只要過了一本線就收,這個誘惑真的很大。”
曉琳目前就讀于一所區重點中學的高一,學習成績在班里是中上等,“上一本應該沒什么問題,有了特長這個保險鎖,就可以鎖定重點大學了。”失去了一把保險鎖,習慣于為孩子設計人生的父母忽然有點茫然。
“他們一直不相信我的能力,我不需要保險鎖,也不一定非要上名校。”這樣的話,曉琳從來不敢在父母面前吐露。這些年來,雖然大部分課余時間都在練琴,但是曉琳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尤其是語文,“我喜歡寫小說,最近寫的一篇在朋友圈里轉瘋了。”小說是她在深夜偷偷寫的,“感覺像做賊,父母不允許我有小提琴之外的其他愛好,說浪費時間。”
不想讓十年的辛苦打水漂,父母建議曉琳繼續留在樂團訓練,以后考重點大學的藝術專業。然而,這次他們的新“設計”被女兒斷然拒絕了。退出樂團之后,曉琳打算把更多的時間用在讀書和寫作上,“我想大學選擇中文或者新聞專業,學喜歡的東西,以后做喜歡的工作,成功不一定非要上名校。”而小提琴,曉琳表示“以后拉琴就是純粹的消遣,這么一想反而不覺得厭惡了。”
一塊隨便搬的磚或許能真正回歸
有多少孩子的特長之路像曉琳一樣是出于父母的設計?在這種設計下,他們失去童年,失去愛好,失去自己選擇生活的權利。
“這幾年,學校里的藝術特長生真是多了,可是進來以后真的喜歡藝術的,真的踏踏實實學藝術的比以前少了好多。”本市一家著名兒童樂團的聲樂老師無奈地對記者說,“藝術現在成了一塊‘磚’了,哪兒需要就往哪兒搬。這些孩子根本不是因為喜歡唱歌才唱歌,喜歡彈琴才彈琴,很多人就是為了能進大學這個門。” 她表示,大多數家長看重的是“特長”在各級考試中所帶來的好處。“特長不按孩子的興趣而是按照考試市場的冷暖陰晴而變來變去,這樣的特長還是真的特長嗎?”她很疑惑。
這位聲樂老師還推測,如果高考叫停藝術特長生,受到沖擊最大的有可能是這些紅火一時的學生藝術團體,政策的變化也許將波及整個藝術培訓行業,很多都將面臨解散的危險。“但是洗牌之后,當特長不再成為入學的敲門磚,孩子的藝術培養才有可能真正回歸興趣,成為一種素質教育。”
(責任編輯:商興龍)
分享“藝術特長生高考取消加分 高投入家庭受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