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復習:高中地理綜合題答題思路匯總(2)

2013-11-04 15:23:42 來源:育路教育網

  ☆商業中心、商業網點形成的區位因素:

  1.便利的交通條件(設立原則:交通最優<環路或市區邊緣,公路沿線>)

  2.較強的商品生產能力、穩定的商品來源

  3.廣闊的市場或經濟腹地(設立原則:市場最優)

  ☆交通運輸線路的選線原則:

  「自然方面」

  1.地形(a.平坦:對選擇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開山、筑洞、架橋,工程難度大,若沿等高線延伸,延長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運)

  2.地質(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滲漏;b.地質不穩定:加固地基、避開斷層)

  3.氣候(a.公路、鐵路:防暴雨、洪澇、凍土、泥石流;b.水運、航空:防大霧、大風)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會經濟方面」

  1.人口(盡量多地通過居民點、鐵路車站、碼頭等,使更多人受益。<適用于:地方公路>)

  2.里程和運營時間(盡量修筑橋梁、隧道,縮短里程,以節省運營時間;適當照顧沿線重要經濟點。<適用于:國道>)

  3.其他(盡量遠離重要文物古跡、注意生態環境保護)

  ☆交通線路修筑的積極意義:

  1.完善了當地的交通網絡,使交通便利通達

  2.加快了物資流通,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3.政治:鞏固國防、保持穩定、促進區域繁榮

  ☆工業區位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

  2.資源因素:原料、燃料

  3.農業因素

  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網絡的通達度):便于物資、人員、信息交流

  5.市場因素

  6.科技因素

  7.勞動力因素:勞動力價格、素質

  8.歷史因素

  9.政策因素:國家、地區政策扶持

  10*.軍事因素:國防安全需要

  11*.個人因素:個人偏好情感<eg.歸國華僑投資辦廠>

  ☆工業區經濟綜合整治措施:

  1.調整工業布局,發展新興工業及第三產業,改造傳統產業,保證各業平衡發展,促進經濟結構多樣化

  2.因地制宜,合理開發各類資源

  3.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環境;搞好區域規劃,加強生態建設

  4.發展交通,完善交通網絡

  5.發展科技,提高生產水平,繁榮經濟社會地理

  ☆農業區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形、土壤

  2.氣候:光照、熱量、降水、晝夜溫差

  3.水源(灌溉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

  1.市場:

  2.交通:

  3.國家政策

  4.勞動力

  5.科技:農產品保鮮、冷藏等技術的發展

  6.工業基礎

  (責任編輯:盧雁明)

 2/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

分享“高考地理復習:高中地理綜合題答題思路匯總”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手机在线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公厕 | 亚洲国产精品中文字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中文字幕组 |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