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志愿填報必須了解的100個問題(2)
6.問:何為高考后“據分填報”志愿?
答:對于高考后公布了考生成績,公開了各科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再填報志愿的方式,有的省區將其稱之為看分填報,有的省區將其稱之為出分填報,還有的省區將其稱之為知分填報。筆者認為,準確雖然準確,但似乎缺少了點什么,于是筆者將其稱之為“據分填報”,何為“據分填報”?其一,依據自己的競爭實力(主要是考分)及相關資料填報志愿者也;其二,筆者希望天下的考生進行高考填報志愿時都有理有據,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失誤。
7.問:高考志愿怎樣才能填得好、報得巧?
答:從總體上說就是,只有跟著《招生章程》走,才能掌握報考新技巧;只有掌握報考新技巧,高考志愿才能填得好、報得巧。
8.問:什么時候開始用《招生章程》招生?
答:2002年是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第一個高考招生年。為了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教育改革開放的需要,進一步與國際慣例接軌,國家教育部對此極為重視,在專門下發的《關于做好200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的文件中規定:“今年招生工作中,高等學校除了要向考生和社會公布招生計劃外,還必須同時公布招生章程。”
9.問:用《招生章程》與“招生簡章”招生的區別?
答:從名稱上看,只是將“招生簡章”改為《招生章程》,但這絕不僅僅是字面上的“一字差異”。從理論上來講,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社會的進步,教育改革的深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從計劃經濟時代的“簡章”跨到了市場經濟時代的“章程”,這一字之改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從法律上來說,《招生章程》具有很強的法律規范性的作用,而“招生簡章”則基本不具備什么法律規范性的作用。這對廣大考生及家長這個“弱勢群體”來說具有一種較好的保護。反過來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高校就是一種較強的約束,當然也有保護。用《招生章程》招生,將大大有助于高校實現公正、公平、公開的“三公”原則,將把我國依法治招推進到一個新階段。
從實踐上來說,由于“招生簡章”僅介紹一般性報考內容,而報考的核心內容(錄取規則等)是不公開的,可《招生章程》就不同了,錄取規則等17項招生信息是其必須公開的主要內容。通過錄取規則中“有無相關科目成績或加試要求、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數級差、對加分或降分投檔考生的處理、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這些具體的規定內容,給了廣大考生及家長以用武之地,所以不能“跟著感覺走”,而必須“跟著招生章程走,掌握報考新技巧”。
10.問:《招生章程》的作用體現在哪里?
答:教育部在連續6年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中均明確指出:“高等學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學校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其開展招生工作、錄取新生的重要依據。招生章程(包括民辦高等學校的招生章程及廣告)必須經高等學校的主管部門依據國家有關法律和招生政策規定進行審核備案。”
編輯推薦: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357 51291557
(責任編輯:王錚)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