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寒假二輪復習地理:地理各要素之間的聯系(2)

2013-02-27 10:02:41 來源:育路高考網

  3.河流與氣候

  (1)氣候要素中的降水,氣溫直接影響河流的流量和冰期。雨季長、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反之,河流流量小。冬季最低月平均氣溫0℃以上,河流無結冰期;反之,河流有結冰期,而且氣溫越低,冰期越長。

  (2)降水的季節變化、年際變化直接影響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徑流量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

  (3)我國夏季鋒面雨帶的推移影啊東部外流河汛期的長短、遲早。

  4.氣候與動值物、土壤

  由于各個地區所處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互不相同,大氣環流的形勢不一樣,所受到的地形、河流的影響也不同,因此形成不同的氣候類型。氣候類型不同,植被就不一樣,林中生活的動物和林下發育的土壤也就存在很大差別。

  5.地形、河流、氣候與農業生產

  (1)地形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類型—>不同類型的農業

  平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耕作業

  山區:耕作不便,不利于水土保持林業、牧業、副業

  地形類型影響農業現代化

  平原實現水利化、現代化

  山地丘陵緩坡:可修筑梯田、種植業,但不易集中連片,水利化機械困難

  陡坡:不能修梯田,易植樹種草

  坡度大小-->影響投入、產出比

  陡坡-->修梯田的工程量增加,梯田面積小,耕作的難度加大。投人大于產出。

  海拔不同,熱量不同,生長期不同。農作物的品種不同。

  (2)河流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由于農作物不同生長階段對水分條件的需要是不同的,因此需要灌溉。顯然,河流的分布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很重要。世界農業發達區,多分布在大河中下游的沖積平原和三角洲上,顯然與灌溉條件有關。

  (3)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①光照、降水等氣候條件對農業生產:影響極大,特別是光照條件,與農作物種類的分布、復種制度和產量關系最密切:不同地區、氣候資源條件不同,因而有不同的種植制度,包括作物的結構、熟制、配置與種植方式,如我國秦嶺-淮河一線以南以北地區種植的農作物和耕作制度就存在著明顯差異。

  ②氣候年際變化大的地區,農業生產常具有不穩定性。

  ③大風、暴雨、冰雹、寒潮、霜凍等災害性天氣也常給農業生產造成損失。

  (責任編輯:韓志霞)

 2/4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分享“2013高考寒假二輪復習地理:地理各要素之間的聯系”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 色综合中文字幕色综合激情 | 亚洲制服aⅴ中文字幕 | 欧美黑白配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色色的视频一区 | 最新精品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