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家長經驗談:如何當好考爸考媽(二)(2)
13、不當考盲家長
當過高三家長的人都有一種體會——考忙!我在女兒高考那一年里,除了體會到什么是考忙,更體會到做一名考盲家長有多糟糕。
孩子高二時,一位孩子剛參加完高考的朋友跟我說:“你孩子明年高考,你最好現在就開始準備。”我當時滿口說好,一轉頭就把朋友的話忘得一干二凈。轉過年,女兒高三了,我跟大多數的家長一樣開始緊張,手忙腳亂地去了解高考了。
有句話說,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形容的正是一開始的我。那時候,我每天會抽點時間,瀏覽一些跟高考有關的網站,博客,看看高考信息,并自認為我是內行了,且信心十足。
到了十一月底,女兒回來跟我說,12月1日要高考報名了。高考報名,一聽這個詞,我懵了。怎么這么早就報名?不是說每年五月份才開始嗎?今年怎么提前了?我還沒幫孩子整理大學、專業資料?一志愿和二志愿我還沒有排隊呢……一連串的問題涌進了我的腦子里,報哪個學校呀,學什么專業呀,頭都要炸了!我心那叫一個亂! 趕緊給朋友打電話,尋求幫助。
朋友聽了我的疑問,感嘆:“你真是考盲呀!你這都是哪跟哪兒呀!”
原來,我錯誤地將高考報名和志愿填報混為一談了。朋友給我解釋完,我發現,對于高考我根本只是一知半解,這種一知半解不但幫不上忙,還可能誤導孩子!當時,我的冷汗就下來了。
從那以后,我開始把高考當做一門功課來做。我給自己列了個高考日歷,什么時候報名,現場確認是哪天,什么時候開始一模考試、二模考試,哪天填報志愿等等。我把能搜集到的時間點一一在日歷上標注。有新信息,立即更新這張高考日歷。對照高考日歷,我還有一個高考日記,主要記錄我從各個渠道獲得的跟高考相關的重要信息,以及一些需要準備的事項。總之,我不能當個考盲家長,影響了孩子。
幸運的是,我及時修正了到自己,在剩下的時間里,沒有再出什么差錯,女兒也順利考上了大學。
14、擺脫沒加分的懊惱
我從沒覺得自己窩囊,但兒子高考那年,因為加分的事情,我第一次感到在這個拼爹的時代里,我是個“輸”爹。
兒子到了高三,盡管我以前總嚷嚷分數不能代表什么,那時也不得不承認,“分數”真的很金貴。所以,加分政策下來后,我仔細研究,發現我是少數民族,兒子應該可以獲得少數民族加分。
這個發現讓我非常興奮,便跑上跑下的張羅這件事。一頓忙的結果卻是一盆冷水兜頭澆下:因為我們不在少數民族聚居區生活,身份不合格,兒子的加分希望破滅了。
從得知兒子有可能獲得加分,到前后的張羅,繼而又丟掉了這個機會,讓我心情越發的沉重。兒子還沒高考,就丟了十分,這十分就是好專業和差專業的差距……有可能是好學校和壞學校的差距……更有可能就是一本、二本的差距!我越想越覺得煩心,沮喪。
對這件事,兒子反倒比我看得開,他告訴我,有加分當然好,沒加分,就憑自己的本事考。自己的成績該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心里反而踏實。后來,班主任也跟我分析過兒子的成績,還向我講了高考錄取原則,告訴我,很多孩子都沒有加分,就自己的條件可挑選的學校和專業有很多,大可不必自尋煩惱。
了解了政策,我也就想開了,就像兒子說的,他的成績是什么樣就該去什么樣的學校,要自己跟自己的競爭,不是跟加分競爭!
沒有加分,兒子那年還是考取了他應該上的那所學校,得償所愿。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高三家長經驗談:如何當好考爸考媽(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