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第一輪復習攻略:化學實驗題講解(2)
2、從過程與方法的維度來培養化學科學素養
2-1讓學生體會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
科學素養的一個關鍵表現在于掌握科學研究的一般思維過程:提出問題——收集資料——提出假設——驗證假設——得出結論,這種思維模式在實驗探究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比如在講完氯氣可與水反應的性質后:
[教師]演示氯氣使濕潤的紅色布條褪色
[教師] 想一想氯水中是什么物質使濕潤的紅色布條褪色?請根據你現有的知識提出各種可能性——提出問題
[學生小組交流]:①氯氣有強氧化性②氯氣與冷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③次氯酸有強氧化性——收集資料
[學生匯報] 可能性有:①氯氣使布條褪色,②鹽酸使布條褪色,③HClO使布條褪色,④H2O使布條褪色——提出假設
[教師]根據同學提出的假設,請用實驗桌上現有的實驗用品設計簡單的實驗驗證這些假設。
[學生]分組討論方案,實驗
實驗①:把紅色干布條放入充滿氯氣的集氣瓶中,布條不褪色;
實驗②:把紅色布條伸入稀鹽酸中,紅色布條不褪色
實驗③:把紅色布條放在水里,布條不褪色。
——驗證假設
[學生匯報]氯氣、鹽酸、水都不能使干燥的紅色布條褪色,因此使紅色布條褪色的應該是次氯酸——得出結論
2-2讓學生體會科學探究的具體方法
自然界的變化或生產過程往往由多個因素控制的,在研究其變化規律時,為了避免各因素間相互作用帶來的復雜性,在科學實驗中,最常用一種科學方法是控制其他條件不變,只研究某一因素對反應影響。
比如在必修2探究影響化學反應速度的因素中:
[教師]從剛才的思考與交流可知,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可能有:溫度、表面積、濃度、催化劑等。現在你們實驗桌上有濃鹽酸,稀鹽酸,鋅片,水,塊狀石灰石,粉末狀石灰石,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氯化鐵溶液,你如何設計實驗探討化學反應速率與外界因素的關系?
[學生]討論方案
1. 鋅片分別與濃鹽酸、稀鹽酸反應
2. 塊狀石灰石與稀鹽酸分別在常溫和加熱條件下反應
3. 稀鹽酸分別與塊狀石灰石、粉末狀石灰石反應
4. 過氧化氫分別在常溫、加熱條件下分解
5. 過氧化氫分解分別在有催化劑、無催化劑條件下分解
[教師]如果設計一個方案是塊狀石灰石、粉末狀石灰石與稀鹽酸分別在常溫和加熱條件下反應或者塊狀石灰石、粉末狀石灰石與濃鹽酸、稀鹽酸分別在常溫和加熱條件下反應行不行呢?
[學生]不行,因為不同的條件太多,不知道是哪個條件起作用了
[教師]非常好!研究某種因素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時,要設計至少兩個對照實驗。所謂對照實驗,就是設計一組實驗,只改變一個因素(唯一變量),用于觀察該種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為了避免其它影響因素帶來干擾,我們要控制其它因素都相同。因此比如第一組實驗要注意鋅片的大小一致、濃鹽酸和稀鹽酸要同體積、加入的時間要一樣等。
現在請同學按你們的方案完成實驗,并填好下表。
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影響條件 結論
3、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維度來培養化學科學素養
3-1讓學生體會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 2013高考第一輪復習攻略:化學實驗題講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