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異地高考方案 “北上廣”難在哪?(3)
哪些政策先落實?
中職高職考試先開豁口,多部門聯動防“高考移民”
盡管設置了3年的過渡期,讓很多即將面臨高考的非京籍考生有些失望,但北京方案打開中職和高職考試的“豁口”,還是讓一些隨遷子女看到曙光。
2013年起,針對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將開放中職考試。農村學生若學習涉農專業,還將享有北京市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和國家助學金政策。2014年起,符合相關條件的隨遷子女,可以參加高職考試錄取。學生從高等職業學校畢業后,可以參加優秀應屆畢業生升入本科階段學習的推薦與考試錄取。
高考“借考”也將成為新舉措,滿足的條件則為:持有有效北京市居住證明,具有合法穩定職業及合法穩定住所,其隨遷子女具有本市學籍且已在京連續就讀高中階段教育3年學習年限的,可選擇在京借考高考。北京市按教育部相關文件規定,經學生戶籍所在省同意后為學生提供高考文化課在京借考服務,學生回戶籍所在省參加高校招生錄取。
除了中職、高職考試外,北京還將對持有有效北京市居住證明的外來務工人員的隨遷子女提供多樣化服務,包括和戶籍學生同等待遇報名參加北京市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網絡高等教育、開放大學的考試錄取。
廣東方案則為政策執行劃定了“邊界”,以防止“高考移民”。廣東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教育部門負責隨遷子女連續就學年限和學籍的審核工作;公安部門負責進城務工人員居住證的審核工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進城務工人員穩定就業和按照國家規定參加社會保險年限的審核工作;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負責對進城務工人員及其隨遷子女的合法住所進行審核。
而針對就地錄取可能引發的擠占本地生源招生指標的問題,該負責人表示,等待方案具體實施后,將依據隨遷子女參加升學考試人數規模,合理調配教育資源,爭取國家適當增加招生計劃,既積極穩妥地推進隨遷子女升學考試工作,又保障本省戶籍考生高考錄取比例不受影響。
相關閱讀:
(責任編輯:王錚)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