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異地高考模式京滬難以復制 青島市民都擔憂(2)
盼重點院校增加招生名額
據山東省教育廳測算,2014年最多會有1.5萬名外省戶籍的學生在山東參加高考,但這1.5萬名外省戶籍考生顯然不可能全部都在山東高考。省教育廳副廳長宋承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高考招生計劃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來源于國家重點高校,二是地方主辦的高等院校,而重點院校目前提供的招生資源在山東省考生中競爭激烈,他希望這部分院校能為山東考生提供更多錄取機會,以緩解壓力。
青島一中副校長邢桂范也表示,山東高考在拆掉戶籍門檻之后,成績排名中下游的外省考生,回鄉高考可能性要比上游考生大很多。“山東高考是全國出了名的人數多、分數高,成績一般的外省考生,輕易不敢嘗試山東高考。而尖子生則不然,在山東是尖子生,回原籍也是尖子生,而考一流名校除了京滬廣,國內大部分地區差不多,在山東高考還省去了重新適應的麻煩。”
分析
山東模式京滬難以復制
山東異地高考門檻只有三個必要條件:高中學籍、三年學習經歷、合格畢業,沒有設置任何家長門檻,被人戲稱為“只拼孩子不比爹”,與黑龍江等省對家長條件進行一定限制相比,門檻并不高。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全國各地情況不一,異地高考解決難度也有大有小,大體可分為三類地區:第一類是山東此類省份,高考本身競爭激烈,人口流入規模比較小,解決起來難度不大;第二類是廣東這樣的省份,人口流入比較密集,但本身高考競爭也很激烈,解決起來就會遇到實在的困難;第三類就是北京、上海這樣高考競爭不那么激烈,錄取比例比較高,人口流入規模比較大的大城市,解決起來最為復雜。
“山東異地高考矛盾并不突出,但異地高考問題的關鍵是,只有真正解決異地高考矛盾比較突出的地區,包括北京、上海等地的異地高考問題,才能讓數量眾多的進城務工人員得到政策實惠,放開與否事關全局。”熊丙奇認為,北京、上海幾乎不可能復制山東模式,因為山東異地高考門檻并不高,京滬肯定會設置比山東要高的門檻,但如果設置的門檻條件太高,那么異地高考對很多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成了一場空,失去意義。
相關閱讀: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