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高考條件要求拿高中學籍將矛盾推向中考(2)
“家長門檻”或引發新一輪不公
隱形的“家長門檻”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網友“農機行業分析師”也說,現時推異地高考的人別忘了,今后有錢有權有關系者可以到西藏、新疆、青海等地去參加高考啊,最后異地高考演變成了拼爹的游戲———很多農民工子弟利益照樣受損。
記者在采訪時,有的老師就表示,異地高考的這些條件,表面上是條件,實質上是門檻。“家長要有‘合法穩定職業’、有‘社會保險’,僅這兩條就把大部分底層勞動者排除在外,最終只是讓一部分家庭條件較好的外地孩子先‘異地高考’,農民工子弟的利益還是被損害了。”
有學者認為,如果異地高考政策門檻太高,就會有一部分有特殊資源的人“忙活”起來,他們會向特大城市和落后地區兩個方向移民,前者錄取率相對較高,后者的錄取分數線相對較低。如果異地高考制度設計不當,可能會引導這個投機群體伺機取利。
孩子在哪考,外來人員很糾結
山東《關于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的實施意見》中明確規定,高中入學的政策制定必須要考慮“城市功能定位、產業結構布局和城市資源承載能力,綜合考慮進城務工人員在當地的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和按照國家規定在當地參加社會保險年限,以及隨遷子女在當地連續就學年限等情況”。這與教育部提出的異地高考3條準入條件幾乎如出一轍。
老家在江西、在濟南務工的侯先生一直關注異地高考的消息,因為他的孩子已經上初二了,孩子究竟在哪里高考,他一直搖擺不定。“回老家考分低,但最好高中就回去,這樣學籍有保障;可我們兩口子都在濟南,孩子回去只能上寄宿制學校,自己生活三年。”
侯先生說,他現在最關注的不是山東異地高考政策,而是江西異地高考政策,“山東政策寬松,分也高;我們老家分低,就怕放開后在外打工的讓孩子回去,一部分高考移民的也會去,人多了把老家的分也抬高了。”
相關閱讀: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