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小計劃"高考招生騙局曝光 考生家長須注意(3)
承諾的學籍信息成為泡影
2011年12月1日,約定的電子學籍辦理截止日當天,家長們在學信網上卻沒有查到各自孩子的學籍信息,于是開始找汪某某和“中間人”馬某超,以及各自的介紹人。
“我給汪老師打了很多次電話,他總是說因為一些事情耽擱了,讓我們耐心等待幾天便會等到注冊結果。”王先生告訴記者。
“中間人”馬某超的策略則是“回避”。“我們給他打過好幾次電話,經常關機。”韓先生說。
就這樣,家長們“耐心”等到了2012年。今年春節前夕,汪某某給家長的答復又變成了“再等等,過完節就能辦”。但多位家長已經心生疑慮。
春節過后,新學期開學,但學生們的學籍信息依舊沒有任何音信。
小筠沒有再去學校報到。偉捷報到后,待了幾天仍沒有進展也回了家。啟鳴等人雖回到了學校,但已不再去上課。
2012年3月初,李女士為此專門來到北京郵電大學宏福校區,希望協調解決此事。她很快發現,自己并不孤單,還有多名學生家長也在關注此事。大家開始在一起聊天,隨后便發現,他們找的是同一個“中間人”——馬某超。
在連續追問汪某某和馬某超無果后,家長們開始尋求北京郵電大學校方和北京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院方的說法。
“到今天為止,為處理我女兒學籍的事兒,我來北郵已經將近20次了。”5月7日下午,王先生在說起此事時,顯得非常無奈,“我們還算住的比較近的,像住的遠的小晴的媽媽、小昕的媽媽,都只能先在學校附近住著。”
一些家長已經失去了耐心。記者了解到,來自新疆的小辰和來自河南的皓謙已經辦理了退學手續,從財務那里拿到了數千元的退費。
因為承諾的學籍信息已經成為泡影,王先生、孫女士等家長也準備讓孩子退學。但他們并不想只得到校方或院方的退費,他們還想要一個“說法”。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