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地理考點答題要點21
(3)、地震
①我國典型地區:東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區
②形成原因: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劇烈;斷層發育。
造成重大人員和財產損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級大,破壞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經濟發達;淺源地震;發生的時間可能在夜間;誘發其他災害等
③減輕災害的措施: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和減災意識;建立災害監測預報體系;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強度;植樹造林,建立防護林體系;加強國際合作等。
(4)、泥石流爆發的條件:
地形條件:山區坡陡谷深
巖石條件:巖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質多
植被條件:植被覆蓋率較差
氣象條件:夏季暴雨或冰雪融水匯聚時,含有大量泥沙、石塊和礫石的洪流就會沿山谷奔騰而下形成泥石流災害
(5)、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嚴重
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①地處板塊交界地帶,地殼運動強烈、山體中斷層發育,巖石破碎, ②山區面積廣大,地勢起伏大 ③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2)人為原因:對植被的破壞
治理措施:恢復植被
(6)、臺風
臺風多發生夏秋季節,主要發生海域為_西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孟加拉灣
臺風災害由強風、特大暴雨、風暴潮造成
臺風對我國的有利方面:①帶來豐沛降水,緩解長江中下游的伏旱,②緩解高溫酷暑天氣
如何減小臺風損失:加強臺風的監測和預報(氣象衛星跟蹤、沿海雷達監測)
(7)寒潮
時空分布考慮源地、冬季風強弱、地形地勢的阻擋等因素,我國冬半年常發,影響范圍大,除滇南、青藏高原、臺灣、海南及四川盆地外。
災害特點:降溫輻度大、風力強、影響范圍廣、出現降溫、大風、暴雪、冰害等災害性天氣。
寒潮的利:凍殺害蟲;大雪緩解春旱。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2012年高考地理考點答題要點21”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