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志愿:提前準備(二)(6)
第六節 小語種單獨招生
一、什么是小語種?
近年來小語種專業就業熱帶動了報考熱,因此,小語種如何報考?什么樣的學生適合報考?錄取比例有多大?就成為高考生及家長密切關注的問題。
在我國招生領域內,普通高校外國語言文學類(非英語)專業招生,簡稱“小語種”招生。
我國高校招收的小語種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歐洲語系,主要包括俄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捷克語、荷蘭語、瑞典語、波蘭語、匈牙利語、意大利語、羅馬尼亞語等;另一類是亞非語系,主要包括日語、朝鮮語、蒙古語、越南語、緬甸語、泰國語、老撾語等。在這些小語種里,常年招生的有十多個,其他語種則是隔年或數年才招一次。
二、小語種招生方式有哪些?
小語種的專業外語人才一直是小范圍的幾個語言類和綜合性大學進行培養的。
小語種的招生形式主要有以下兩種:一是單獨面試,參加高考,在提前批次以前錄取;二是通過正常高考參加錄取。原來還有單獨考試招生,不需要參加高考直接錄取,但今年已經沒有這種形式了。下面我們主要介紹前面一種。
單獨考試,參加高考,在提前批次以前錄取。一般北京地區的高校招收北京生源時采取這種方式。考生正常參加高考,學校錄取時既要看考生高考總成績和面試成績,還會重視外語、語文的單科成績。錄取提檔在本科提前批次之前,各有關招生院校會按面試合格學生的成績順序提檔錄取。需要注意的是,報考小語種專業并不影響本科提前批次和一批次志愿的選報,學生可以正常選報其他高校的志愿。
其二,正常高考。有的學校把小語種專業放在提前批次,有的放在一批次。這種招生同普通高考沒有區別,只要按所在的省級招辦公布的各高校招生計劃中列出的相關專業正常填報即可。
請注意:教育部曾在2008年下發通知,要求經過1至2年試點,有關高校的小語種提前單獨招生要逐步過渡到在全國統考生源內進行本科提前批次錄取。從2010年各高校發布的招生簡章來看,四川外語學院、山東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眾多高校確定不再單獨招生。如山東大學就明確規定,考生獲得學校小語種招生資格,并不意味著可直接保送,而必須參加2010年普通高考,學校第一志愿填報山東大學,且成績過了重點本科線,資格方能有效。四川外語學院從2010年起,將不再進行俄語、法語、德語、日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朝鮮語和意大利語等8個小語種專業單獨招生考試。武漢大學規定從2010年起小語種專業不再單獨招生,今后將通過保送生招生和高考提前批兩種形式來進行錄取。
所以,今后,小語種考試將不再有單獨招生錄取的機會,都需要參加普通高考,并達到相應的最低錄取分數控制線,方能報考這些學校。
三、招生學校都有哪些?
2009年,全國小語種招生試點高校共有以下25所 (其中湖北省有武漢大學和華中師范大學2所高校):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外交學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南開大學、大連外國語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黑龍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四川外語學院、西安外國語大學。
升學必讀
小語種的報考熱,不僅因為市場需求熱,還因為很多考生對小語種的認識存在誤區,即小語種專業好考、好學、好分配。那么,小語種更好考嗎?許多考生和家長認為,一些高校的小語種提前單招,相當于為高考多上了一道保險;同時小語種由高校自己命題,考試難度會相對小些;教育部規定的各高校小語種招生人數與考試人數比為不得低于1:2,較為寬泛,競爭會更小些。所以,小語種考試是上大學的一條捷徑。其實,這是對小語種招生考試的誤解。
小語種提前考試雖然為高考多上一層保險,但把過多精力放在小語種考試上也會影響正常的高考復習,三心二意為考試而考試又很難取得好成績,多出的機會也會成為空頭支票。所以,多一次保險未必對高考有益。雖然小語種考試由高校自己命題,但小語種招生是高校選拔培養特殊語言人才的途徑,在選拔難度上絲毫不亞于高考。考試科目設置上,以前北外、北二外、上外等名牌院校只考語文和外語,現在則加了數學。隨著小語種招生的成熟,試題難度也在不斷提高,而且還有口試和面試。按教育部規定,各校小語種專業的招生人數與考試人數比例不得低于1∶2,而各招生院校實際操作時是1∶5左右。有的學校沒有報名人數限制,最后錄取人數與考試人數的比例竟達到1∶10以上。小語種考試對喜歡語言或有語言特長的考生是一次機會,但考的人多了,“捷徑”就會變成“獨木橋”。
其次,小語種更好學嗎?
在學習小語種的大學生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三分鐘韓語,三小時英語,三天的法語,三個月的日語,三年的德語,三百年的阿拉伯語。”此話未必科學,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習小語種的難度。還有一種說法,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有兩種:漢語和阿拉伯語。阿拉伯語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拼音文字,從它三千多年前產生之日起就幾乎沒有什么變化。語法復雜和句子“冗長晦澀”是阿拉伯語的一大特點。阿拉伯語由28個字母組成,而每個字母根據不同的發音符號又要發出12個不同的音,屈指算來,這28個字母的全部發音竟有336個。
可見,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的特點,沒有絕對容易的語言,只有更適合你的專業。
最后,掌握小語種更容易就業嗎?
很多考生選擇小語種是抱著容易就業的想法,但是事情都是兩面的,小語種專業人才供應少的另一面就是需求少。與通用語言的主要差別在于小語種的應用空間狹窄,國家之間經濟文化交流機會少,使得畢業生就業時機會遠遠少于其他專業。
因供求關系影響,小語種確實比較容易就業。但隨著招收小語種院校的不斷增加,小語種就業的優勢正在日漸削弱。但據智聯招聘高級職業顧問郝健介紹,從近一個時期的招聘統計數字看,與小語種專業相關的職位呈現出供大于求的趨勢。這至少說明,小語種專業仍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就業風險。所以考生們也不要盲目地認為,小語種專業畢業后,就一定能找到滿意的工作。
(責任編輯:李書信)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