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詳解:2011年高考物理復習8大經典問題(2)
學生:我們馬上要進行力學的復習了,高考對要求考查的力學知識點有哪些?針對不同的知識點要掌握到何種程度?
老師:《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指揮棒,也是高三復習的綱領性文件,《考試大綱》中有明確的知識點的要求及要求掌握的程度,對本輯設計的力學內容,Ⅱ類要求的知識點主要有:速度和加速度;勻變速直線運動及其公式、圖像;力的合成和分解;共點力的平衡;牛頓運動定律、牛頓定律的應用;運動的合成和分解;拋體運動;向心加速度。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等。Ⅱ類要求是指對所列知識要理解其確切含義及與其他知識的聯系,能夠進行敘述和解釋,并能在實際問題的分析、綜合、推理和判斷等過程中運用,與課程標準中"理解"和"應用"相當。除Ⅱ類要求的知識點之外都屬于Ⅰ類要求的知識,Ⅰ類要求是指對所列知識要知道其內容及含義,并能在有關問題中識別和直接使用,與課程標準中的"了解"和"認識"相當。預計2011年《考試大綱》對力學的要求變化不大,復習時可以以2010年的《考試大綱》為指導。
學生:本輯所涉及的力學內容在高考中的命題特點有哪些,如何針對這些特點有效復習?
老師:本輯所涉及的力學內容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要根據2011年高考命題特點進行有效復習:
(1)直線運動的命題特點:直線運動更多的是與牛頓定律、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等結合起來,作為綜合試題中的一個知識點而加以體現。
(2)力與物體的平衡命題特點:側重力的合成與分解、摩擦力的概念及變化規律等知識,另外也要注重電場力,磁場力及復合場的平衡問題。
(3)牛頓運動定律命題特點:命題形式傾向于應用型、綜合型和能力型,易與生產、生活、軍事科技、工農業生產等緊密聯系,還可以以力、電綜合題形式出現。
(4)曲線運動與萬有引力定律命題特點:拋體運動及圓周運動與生產、生活的聯系,萬有引力定律與現代航天科技的綜合是高考的熱點。
同學們在復習時應多注意這些知識的綜合訓練和應用。
學生:2010年高考題中出現聯系社會的熱點問題,復習力學時怎樣密切聯系實際?
老師:隨著科學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地區性突出事件的增加,也給高考物理的內容增添了不少新的素材。如:上海“世博會” 綠色公交問題,場館中的節能問題;廣州“亞運會” 徑賽中的運動學問題,田賽中的動力學問題;即將發射的“神八” 衛星的發射速度與環繞速度問題,衛星在轉換軌道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問題等。總之,社會的熱點、政府的重點、老百姓關注的焦點,都將成為高考考查能力的一大亮點。
學生:實驗題在物理高考中一直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力學實驗主要有哪些?
老師:高中必修課物理學生分組實驗由長度的測量、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六個實驗組成的一個大的力學實驗板塊。占《考試大綱》上所列出的學生分組實驗的32%.物理實驗是每年高考必考的重要內容,也是決定考試成敗的關鍵之一。
在復習物理實驗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因為任何一個中學物理實驗都有如下的知識結構: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裝置、實驗操作步驟、實驗現象的觀察、實驗數據記錄、實驗數據的處理、實驗結論。
把每個實驗的大框架弄清楚以后,才能具體到某一個實驗的特殊要求:控制哪些變量條件、實驗儀器的使用、數據如何記錄、結論得出以及誤差分析等。
只有上述實驗的知識結構清楚了,才有可能去借鑒學過、做過的實驗設計簡單的新實驗方案。同學們認為比較難的設計實驗試題的命題基本原則是理在書內題在書外。
學生:2010年高考題中出現很多模型問題,力學模型主要有哪些?
老師: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將實物或過程等抽象為模型的方法是物理學中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無不體現對物理模型應用的考查。力學常見物理概念模型有:質點、單擺、輕繩、輕桿、輕彈簧、彈簧振子等;過程模型有: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平拋運動、勻速圓周運動等;物理實驗模型有:伽利略的理想實驗模型等。預計2011年高考中模型問題將繼續出現,同學們要重視對模型的復習。
學生:復習力學部分,需要掌握哪些解題方法和思維方法?
老師:復習力學,要熟練掌握解答物理問題的基本解題方法,如隔離法、整體法、歸納法、演繹法、實驗法、分析法、圖像法、綜合法和基本思維方法,如實驗證明的思想、化歸的思想等。比如解連接體問題常用的隔離法、整體法;處理復雜曲線運動常用運動合成與分解法;物理實驗中的控制變量和等效思想等,均為中學物理中基本的思維方法。這些思想與方法,要好好總結與掌握。在解題中運用這些方法,往往能大大提高學習能力。
學生:老師們都說審題很關鍵,怎樣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老師:提高解答物理問題的能力應把重點放在培養良好的審題習慣上。有的同學為了加快答題速度,題還沒來得及看清楚就著急去寫,寫到一半才發現寫的不對,原來題沒有審清,結果是想快反到浪費了很多時間,所以,審題環節很重要。具體來講,良好的審題習慣就是在求解物理問題時,應具備良好的思維習慣。如正確選擇研究對象及受力分析,在對狀態、過程分析時畫出狀態過程的示意圖,將抽象的文字條件形象化、具體化。為了盡可能少出錯誤,解題時可以遵循這樣的思路:畫草圖—想情境—選對象—建模型—分析狀態和過程—找規律—列方程—檢查結果。當然,應用能力的提高還取決于對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基礎為首先。
(責任編輯:王燁)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