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高等學校招生錄取第六次新聞發布
海南省考試局發布了2010年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第六次新聞,原文如下。
我省專科提前批院校的錄取工作已經結束,在我省專科提前批招生的66所院校一共錄取了378人,其中文史類錄取了41人,理工類錄取了159人,藝術類各類別一共錄取了177人,其中美術類錄取了84人,聲樂類錄取了54人,器樂類錄取了9人,舞蹈類錄取了27人,主持與播音錄取了3人。從本批次的生源情況來看,在理工類招收輪機工程技術和航海技術專業的廣州航海高等專科學校等6所院校,除1所本省院校生源不足外,其余5所院校生源充足,都按計劃完成了招生任務;因為我省藝術類考生人數少于招生計劃數,在藝術類各類別招生的60所院校約有一半院校存在缺檔現象,這一部分院校在我省安排了709個計劃,所以絕大多數填報了志愿的藝術類考生都能被所報考的院校錄取,只有少數考生因身體或視力等體檢結果不符合專業要求而被退檔。
根據錄取工作安排,專科提前批分別安排了兩個批次進行錄取,其中,需要面試的在文史、理工類招生的院校,如,公安海警學院、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和海南政法職業學院安排在本科提前批進行,這3所院校共錄取考生90人,其中文史類錄取了41人,理工類錄取了49人。不需要面試的院校,如,在理工類招收輪機工程技術、航海技術等專業的專科學校和在藝術類招生的高職(專科)院校,安排在本科錄取結束以后的高職專科批錄取前進行。在考生填報志愿后,我們根據生源情況和招生計劃數,在8月11日確定了各科類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并于8月12日根據投檔規則和程序,分別向招生院校投檔。經過投檔,共有30所院校滿檔,84所院校缺檔。因為本批次藝術類生源數少于計劃數,對于沒有錄取滿額的院校,特別是招收藝術類專業的院校,為了不浪費招生計劃,同時使招生院校能夠完成招生計劃任務,也為了給我省考生增加錄取機會,經過我們與招生院校的聯系溝通,各招生院校將本批次剩余的藝術類招生計劃,轉入到高職(專科)批繼續錄取文史或理工類考生。
今天,我們已經開始了高職(專科)批的錄取工作,在高職(專科)批各科類招生的院校一共有586所,計劃招生22726人,占總計劃數的48%,是招生院校和錄取人數最多的一個批次,也是我省今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的最后一個錄取批次。從填報志愿的情況看,這一批次有志愿的生源人數不是太多,部分考生未填報高職(專科)院校的志愿。為了完成本批次的錄取工作任務,在錄取過程中,我們將根據錄取工作進程組織考生征集志愿,希望原來已經填報了志愿但未被錄取,及原來未填報志愿的考生能夠考慮填報征集志愿,努力實現今年上大學的目標,不要輕易放棄自己今年的錄取資格。
從往年招生錄取情況看,專科提前批錄取結束以后,各類招生詐騙活動較為猖獗,不法分子利用家長望子成龍的急切心情、低分高錄的僥幸心理及上當受騙后礙于面子不愿聲張的思想,混淆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謊稱“點招計劃”“內部指標”和“地方委培生”“自主招生”等說法進行詐騙活動。教育部前不久已發出預警,一再禁止高校通過虛假宣傳、混淆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和違規承諾等方式欺騙考生入學,對于合法的招生院校名單均在教育部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上予以公布,除此之外的其他辦學機構均不具備當年普通高校的招生資格。同時,對于高校招生計劃的使用,教育部有嚴格的規定,高校按照“集體議事、公開透明”的原則嚴格招生計劃的使用程序、范圍和責任。安排跨省招生的本科高校,在國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規模內,可以預留少量計劃,用于調節各地統考上線生源的不平衡,但嚴禁高校利用調整計劃、降低標準指名錄取學生,因此沒有所謂的“內部指標”、“點招指標”、“計劃外指標”一說。即使是“自主招生”的院校和試行單獨招生的示范性高職院校,也都是經過教育部門批準開展試點工作的,考生必須通過高考或按照學校招生章程規定組織的單獨考試,考試成績必須達到相應要求,而且整個測試及錄取過程均由學校紀檢監察部門全程監督。“地方委培生”一說更是子虛烏有,以訛傳訛。對于考生的錄取結果,我們也按照高校招生“陽光工程”的要求,分批次、分科類在我局的網站上予以公布。海南省電視臺、海南日報和南海網等我省主流媒體也配合我局公布各批次的錄取結果。按照教育部的規定,無論是統一錄取的考生,還是高等學校單獨錄取的考生,都必須經過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的審批或備案,沒有經過省級招生機構審批或備案的考生,教育部將不予以學籍注冊和承認其學歷。
所以,我們再次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要明辨社會上的詐騙伎倆,通過正規渠道了解招生政策,以指定方式查詢和確認錄取結果,只有高考成績達到相關錄取批次和高校的分數要求,才有機會被高校錄取。希望考生和家長在收到錄取通知書以后,登陸我局網站或撥打我局兩部信訪電話,查詢個人的錄取結果,核對自己被錄取的院校與所收到的錄取通知書內容是否一致,不要持沒有經過合法、合規錄取的所謂“錄取通知書”到學校報到,以免耽誤本人的前程和蒙受不必要的損失。
(責任編輯:蘇婧)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