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高考卷數學評析 在繼承與創新中求發展
在繼承與創新中求發展
------2010年陜西卷高考數學試題評析
陜西特級教師 安振平 張 克
陜西高考數學自主命題經歷了4年的舊課程試題,積累一定的命題經驗,彰顯了陜西試題的特色與風格.2010年陜西高考數學試題處在新、舊(課程)高考的交替、繼承和發展的階段;縱觀整卷試題,我們以為,它很好的把握了傳統知識的繼承點和新增知識起步點,從試卷試題設計、布局到相關技術處理,獨有匠心;試題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考查體現深刻,恰到好處。從新課程的實施到高考的平穩過渡,可以說,是一份很有特色的成功試題。
新課程里的新增內容,框圖、三視圖、定積分與幾何概率、合情推理、概率與統計,以及選做題里的三個試題的設計,完全吻合于陜西考試說明的界定。傳統知識的設計也做了一定的調整,在保證主干的同時,盡量覆蓋常用的數學知識與方法,特別是對數列解答題的設計,回避了以往考查遞推數列的熱點,降低難度,并安排在解答題的首位。
整個試題亮點多多,具體體現在:
1.傳統在創新中繼承 例如理科第3題,三角函數f(x)=2sinxcosx的關系式簡潔,一掃過去復雜的三角化簡變形,體現了新課程對傳統內容的要求,該題的選項的設計僅僅圍繞三角函數的基本問題——單調性、周期、最值和圖像對稱問題而命制,體現了三角的主干知識,是一道好題;再如理科第9題,將數列的單調性巧妙地與充要條件的判斷結合,給學生一種時曾相識之感,雖載體陳舊,但考查能力的力度未減,第20題為解析幾何試題,巧妙地將圓錐曲線基本量蘊含在面積關系中,第二問探索性問題的設計,一改過去結論總存在的模式,通過多參數的復雜運算,考查綜合能力,拉開檔次,是一道考查推理和運算功夫的好題。
2.新點在平穩中閃光 理科第6題的算法框圖問題,將數求和的基本框圖緊密地與算術平均值進行結合,不落俗套;理科的第13題將定積分與幾何概率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圖文并茂,是一道小題,但體現了數學大知識——積分;第12題,體現了新教材要求的抽象概括能力,只要求考生寫出第五個等式,學生容易觀察出結論,事實上,此題是一個常用的公式
的變相考察,沒有考察難度較大的概括出一般結論的問題,而是只寫出第五個等式(文科只寫第四個),一方面降低了難度要求,同時更好地體現新課程的理念與課標的要求;第19題考查了直方圖、折線圖、分層抽樣、概率和統計等問題,將讀圖、識圖、用圖結合在一起,以圖算數,概率的計算考察了基本方法,一改過去復雜的概率計算,但思維要求沒有降低。
3. 應用中呈現新亮點 新教材與舊教材的最大區別是知識問題引入,螺旋上升,不論是教材內容還是習題都花了較大篇幅,培養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用數學的能力.數學應用題成為新教材的一個亮點,自然也成為高考試題的一個亮點,今年明顯地加大了考察力度;理科的第14題,考察了線性規劃的應用問題,滲透了環保理念;理科的第10題學生代表選舉問題,雖有一點競賽味道——高斯函數,但解答方法獨特——只需取特殊值驗證即可選出答案,在另一個層次上體現了數學的應用意識!第17題將三角測量、解三角形和營救的速度問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計算量適中,是一道好題;在解答題里設計應用性試題,應當說是陜西試題的創新點所在,值得關注。
4.圖形里露出新視覺 整卷的圖形有9個之多,體現了新課程的特點,也讀圖時代信息處理的需要。增強了應用意識的考查,將實際應用性問題設計在三角函數與航海救援和圖形的交匯處理,更好地體現圖像的直觀作用;函數圖像、框圖、三視圖、統計圖,立體直觀圖的點綴,增強了試卷的視覺效應,更可貴的是識圖、讀圖、用圖意識增強,對數學潛能的培養有一定的良好作用。
5.背景內彰顯特色 今年試題的背景植根于課本和往年考題,也有一些經典數學作為背景的亮點題,諸如聯系高斯函數的第10題,結合正整數立方和公式的第12題,交匯算術平均值、幾何平均值和調和平均值之間不等關系的理科壓卷題,這凸現了數學試題的高度和深度,蘊含了命題人的數學功力,意在檢查考生進入高校的發展潛力。
當然,文理科試題的區別與共用,也做了非常好的體現,與往年比較文科加大了導數的考察力度。總之,我們可以說,2010年陜西數學試題,既有利于高校新生的選拔,也有利于中學的教學,更有利于陜西課程改革的推進和發展。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