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輔導:高考生臨考前小心“心病”來襲(2)
癥狀3:“嘮叨癥”
病例:家長嘮叨逼急考生
高考即將來臨,小玲的父母也一天比一天更關注自己的孩子。餐桌上、上學的路上,父母總會忍不住提及高考這個話題。孩子做了一下午的題,想在吃飯前看一會電視輕松一下,父母卻說,老師不是說不讓你們看電視嗎?有的母親總是擔心孩子的身體會垮下來,反復勸孩子吃這樣吃那樣,可孩子總覺得沒有胃口,為此母女之間還經常鬧矛盾。有的時候,孩子學習的時間久了,心里有點煩,剛站起身準備調整一下狀態,爸爸卻又會說:“學習的時候你怎么總靜不下心來!”小玲終于沖著父母大喊:“再嘮叨我就不去考了!”
診斷:家長的過分關注
在考生家長中,這種心態是很普遍的。現在這一代高考生的家庭絕大多數就一個孩子,也就這么一次高考,這個時候想讓家長放松并不容易。 家長緊張是正常的,但現在離高考只有幾天的時間,家長過分重視孩子的考試成績與前程,過度關注孩子的學習生活已沒什么用處,鬧不好還會幫倒忙。
開方:家長盡量少提“高考”
在這個特殊時期,面對心理壓力已經很大的考生,家長一定要給予適當的理解,保持穩定的情緒。首先,保持正常的生活,讓生活不因高考的來臨而發生巨大的改變。家庭環境或氛圍的改變不宜太大,除了像家庭不和、夫妻吵架、搓麻將打牌、賓朋不斷這些必須改變的之外,保持原樣會更有利于孩子穩定情緒,精力集中。因為孩子高考,所有事情都圍著孩子轉,這會在無形中給孩子造成一種強烈的壓抑感;其次,家長要保持一顆平常心,盡量少提關于高考的話題。在臨近高考的最后幾天里,過分“叮囑”只會對考生的生理、心理造成不良后果。家長對孩子異乎尋常的關心照顧、嚴格要求和體貼安慰,都會讓孩子感受到臨考前的緊張氣氛,其效果往往與家長的苦心背道而馳。與此同時,家長還需要降低過高的期望值,讓考生心里有“底”。孩子心里踏實了,會把考試當作過節的心態去對待,反而能夠超水平發揮。最后,在飲食方面,盡量進行葷素搭配。每天一個雞蛋,適量魚肉、蔬菜和米飯是健康的搭配方式。每天晚飯后,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外出走走,陪他聊聊天,散散心,這也有利于穩定孩子的情緒。
(責任編輯:李明慧)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