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志愿填報150問(2)
11問:各錄取批次中的招生院校各是哪些?
答:各地所劃分的錄取批次中,除了提前批次外,通常就是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第三批次、第四批次。第一批次一般安排“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和部委屬全國重點院校以及當地省級招生辦同意安排在第一批次錄取的院校或專業。由于第一批次錄取主要是全國重點大學,因此其錄取控制分數線,又叫重點本科批次線(簡稱重點線)。
第二批次一般安排除了第一批次的錄取院校以外的普通本科院校(不含民辦本科院校)。由于第二批次錄取院校主要是一般本科院校,因此劃定的錄取控制分數線又通常稱為一般本科線或二本線。第三批次一般安排獨立學院的本科及民辦院校的本科。第四批次一般安排有專科招生計劃的本科院校(含獨立學院專科及民辦院校專科)和高等專科院校以及各類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12問:高分生不報下批次院校的危害在哪?
答:在高考志愿填報中,有些高分考生不重視下一個批次院校志愿的填報,故在上一批次志愿落選后,就失去了錄取機會;只能復讀或不再上學或……。故筆者在此特別提醒考生,一定要慎重、合理填報志愿,即便高考成績達到第一批次線的考生也不能僅填一本的志愿,最好還應填報二本及后續各批次志愿。至于有少數地方涉及“誠信問題”的也要統籌考慮、反復比較、再作決定。
13問:省級招辦的投檔游戲規則是什么?
答:各地招生錄取的游戲規則,尤其是省級招生辦的投檔規則,他是精確到以“分”為計算單位的,也就是如果哪位考生的考分那怕僅僅只低于院校的投檔分數線一分,省級招生辦是不會將考生的檔案投向院校的,那么院校就是不可能錄取的。
14問:什么是院校調檔分數線?
答:院校調檔分數線(簡稱調檔線)是指以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1:1.2以內),在對第一志愿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準。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調檔分數線。省招辦在投檔過程中,將填報了該校志愿且成績在批次線上的考生檔案,按招投總分(高考總分和政策性照顧分值的總和)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按院校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進行投檔,自然形成調檔線。通常情況下,調檔線往往高于批次線,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其調檔線等于批次線。考生的檔案能不能投給學校,最關鍵取決于招投總分是否達到了調檔線。
例如第一批的某高校理工類計劃30人,填報該校且成績在第一批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上的有60人,省招辦按招生計劃數的1.2倍(30×1.2)需投檔36份,計算機將這60人按招投總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總分即為該校本批次理工類的調檔線。學校經審閱,擇優錄取其中30人,將不予錄取的6人檔案退回省招辦。
15問:什么是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
答:學校將進檔考生,按照招生章程中規定的專業確定辦法予以錄取。所錄取的最低分考生所形成的分數就是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或者說學校的最低分錄取的專業線就是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簡稱校線。
例如第一批的某高校理工類計劃招生30人,已投檔36份。學校經審閱,擇優錄取其中30人,將不予錄取的6人檔案退回省招辦。這錄取的第30位考生的分數就是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也稱學校錄取分數線,簡稱校線。
16問:什么是專業錄取分數線?
答:每所學校都設置有若干個專業;少則有20~30個專業,一般也有40~50個專業,多則有70~80個專業,有的甚至超過100個專業。學校按照招生章程中規定的專業確定辦法予以錄取考生,實際上就是將考生確定在某個專業上。由于每一個專業的錄取都會自然形成錄取最高分、錄取最低分,通常將某個專業的錄取最低分數稱之為專業錄取分數線,簡稱專業線。也就是學校招生有多少個專業就有多少條專業線。因此在若干條專業線中同樣會有最高分的專業線,或最低分的專業線;而通常又將最低分的專業線定之為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簡稱校線。
17問:實際錄取數與計劃招生數有何差別?
答:計劃招生數是指在某地有招生任務的全國各高校準備招生的人數,實際錄取數是指實際錄取的結果。這兩個之間是有差別的。從近兩年情況看,錄取數有時小于計劃數。其主要原因是考生志愿選報不平衡,造成一些學校生源不足或無生源,通常是外地院校情況更為嚴重,迫使這些生源不足的學校不得不削減計劃。
18問:文理兼收的含義是什么?
答:文理兼收有兩種含義:一是指普通高校的招生計劃中有些專業既可以招收文科生,又可以招收理科生。也就是文、理科考生都可以報考。二是指招生的學校文、理科考生都可以報考。
19問:什么是按院系(學科類)招生?
答:所謂按院系(學科類)招生,一般就是按照院系所設置的專業或學科類進行招生。學生入學時先不確定具體的專業,而是按照寬口徑、厚基礎的原則進行培養,到了第二或第三學年,學校與學生再根據其學習情況和興趣愛好等因素確定學生的專業或者專業方向。筆者認為,通常所說的按大類招生是不太科學、不太準確的。
20問:什么是定向就業招生志愿?
答:部分高等院校每年會安排一部分面向艱苦地區、艱苦行業以及軍工、國防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定向就業招生計劃。定向就業的招生計劃在招生院校調檔線上不能完成的,可以在招生院校調檔線下20分內由省級招辦補充投檔,學校根據考生的定向志愿擇優錄取。因此,如果填報定向志愿,就有可能享受20分的優惠政策。
21問:往屆生錄取時是否受影響?
答:除了軍事院校、國防生、民航飛行學院運輸飛機駕駛專業、國際關系學院等不招收往屆生外(有些自主招生的院校只招應屆生),其他院校對往屆生基本上一視同仁(詳情請見相關院校的招生章程)。
22問:藝術特長生的錄取有哪些規定?
答:藝術特長生必須是應屆高中畢業生,需參加由省級招辦和高校組織的藝術特長專業加試,專業考試合格的藝術特長考生,高考成績達到該校在考生所在省份的調檔分數線以下20分(但不能低于該省的重點院校分數線),由招生學校審核錄取。對個別藝術水平特別突出,高考分數達到普通高等學校錄取控制分數線者,經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批準,也可錄取。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對藝術特長生文化課成績要求稍微高一些。
23問:報考高水平運動員的條件是什么?
答:報考高水平運動員的考生應符合高考報名規定的報考條件,年齡不超過22周歲且具備以下條件之一:(1)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含)以上證書或者高中階段在省級(含)以上比賽中獲得集體項目前六名的主力隊員或個人項目前三名者;(2)具有高級中等教育畢業同等學力,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含)以上證書者或近三年內在全國或國際集體項目比賽中獲得前八名的主力隊員。
24問:高校招收“實驗班”是怎么回事?
答:最近幾年,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教育部門人才培養的重點轉移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上。為了打破人才培養條塊分割、專業劃分過細的弊端,很多高校為了培養具有國際、國內競爭力的一流創新型人才,便以舉辦“實驗班”的形式積極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實驗班”一般都是作為一個獨立的招生專業形式對社會公布,考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填報,由學校根據考生的成績和志愿擇優錄取,一般并沒有其他特殊的要求。具體詳情請見相關院校的招生章程。
25問:高校招收“名人班”是怎么回事?
答:近幾年,也有些高校陸續開辦了以“名人”的名字命名的辦學形式。如北京大學的元培班,天津大學的茅以升班,哈爾濱工程大學的陳賡班等等。嚴格來說,他與“實驗班”沒有太大的區別,實際上可以說是“實驗班”的一種特例或者說是一種延伸。但是與“實驗班”有所不同的是,他有兩種招生方式:一種是直接招生,即以一個獨立的招生專業形式對社會公布,考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填報,由學校根據考生的成績和志愿擇優錄取。如北京大學的元培班等。另一種是間接招生,即以其它的招生專業形式錄取以后,再在學校的一定范圍內選拔錄取。如哈爾濱工程大學的陳賡班等。具體詳情請見相關院校的招生章程。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