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電表演學院最難考 選材有四大標準(2)
>>熱門專業二導演系仍具很強吸引力
和表演學院相比,今年北京電影學院的導演系只招收12名考生。但作為北京電影學院的“老牌”熱門系,依舊對很多藝術類考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考試揭秘
一、應試教育無效
“考導演系不需任何準備,用對付應試教育的那一套來對付導演系絕對沒門”。導演系副主任王紅衛老師在采訪中言簡意賅地闡明了導演系的觀點和立場。
在考試中,導演系采用截然不同于應試教育的因材施“考”方式——根據不同考生的不同特點靈活機智考試,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讓考生真情流露。
二、“命題故事構思”
取代“命題創作”
導演系以前有門傳統的筆試考試科目“命題創作”,要求考生在考卷上完成一個命題創作。
最近兩年,這門科目被面試時口試的“命題故事構思”取代。從筆試到口試的改變體現了考試方式更為靈活和科學,因為筆試時考生的創作活動是單向的,在考試中考生很有可能去揣摩考官的心理和“口味”,從而會導致寫出來的東西很有可能誤入歧途。
在與考官面對面的考試中,考生的創作行為是雙向的,考官可以根據考生的具體表現隨時打斷考生不良的回答,或者提出新的問題,去蕪存菁地引導考生,去除慣有的模式化。所以,看起來口試比面試更為嚴格,但實際上考生獲得了更多表現自己的機會。
三、初試要求知識面廣
在初試形式上,導演系從2004年開始恢復了上世紀80年代初采用過的“文藝和社會常識”考試。這一門考試的門檻較低,但難度較大,因為其涉及面非常廣,文學、藝術的內容所占比例很低,而更多的包含文化、社會、政治、經濟等內容。另外,出題形式也非常靈活。它避免了挑選那些“文藝象牙塔”內的考生,符合導演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的特性。
四、考試時要說真話
王紅衛提醒考生尤其不需要去參加任何輔導班,因為那些所謂的輔導班的誤導性非常強,它實質上又會帶來與應試教育相同的“模式化”和“偽飾化”的不良后果。
“在我們的考試中,參加過輔導班而考上來的考生幾乎沒有。”另外,王紅衛老師還說道,那些在應考時拿著各種獲獎作品(出版的書籍和唱片)或證書試圖證明自己是“優秀的”考生也走入一個誤區,因為它們與考導演系關系不大。考生考試時的心態一定要正常,“我們最需要的只是你說真話,在一種放松的狀態中呈現真我。因為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最基本的素質——真誠,才是我們考查考生的重要條件。”
專業介紹
導演系就業率遞增
2009年,導演系暫緩一年招生,有人懷疑是因為就業壓力迫使緩招。
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王黎光解釋,僅從2006年到2008年,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在逐年遞增。
去年導演系緩招的原因在于學院為了合理安排師生比,今年該專業在眾人期盼中恢復招生。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